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北歐小國,科技大國

張玉文
user

張玉文

2002-10-01

瀏覽數 27,450+

北歐小國,科技大國
 

本文出自 2002 / 10月號雜誌 第196期遠見雜誌

在全球不景氣,尤其是科技產業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歐洲兩個科技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芬蘭和瑞典,經濟表現仍然優於其他歐洲國家。

此外,芬蘭在最近被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組織評為歐洲地區企業經營環境最佳的國家,瑞典則排名第二。美國《Forbes》雜誌也指出,芬蘭在1990年代制定鼓勵外國投資的法令,迅速應用並改進無線通訊技術,使芬蘭成為美國企業最喜歡投資的歐洲國家之一。

歐盟經濟資優生

人口都不到一千萬人的芬蘭和瑞典,同樣致力於科技產業,尤其是無線通訊產業,培養出世界級的企業。全球最大手機製造商諾基亞(Nokia)之於芬蘭,全世界最大無線通訊設備公司、全球第五大手機製造廠商易利信(Ericsson)之於瑞典,儼然就是國家的代表,國人的驕傲。

若從整體經濟表現來看,在歐盟十五國當中,芬蘭和瑞典表現優異。英國《經濟學人》週刊指出,今年芬蘭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可達3%,瑞典約為1.9%,都高於歐盟平均水準。

芬蘭和瑞典與歐盟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對科技產業的投入最深。適華庫寶顧問諮詢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評估就認為,歐洲在資訊產業和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方面最發達的三國就是愛爾蘭、芬蘭和瑞典。其中芬蘭和瑞典對無線通訊技術的投入尤其深。

芬蘭和瑞典跨足科技產業成功,諾基亞和易利信功不可沒。以易利信為例,在無線通訊市場成長飛快的那幾年,單單易利信一家公司的營業額,就高達瑞典國內生產毛額的10%。

近年全球無線通訊市場的成長遇到瓶頸,諾基亞和易利信等廠商都感受到沈重壓力。從1995~2000年,全球手機市場年成長率高達45%~65%;但這樣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美國《Business Week》指出,去年全球手機市場首度衰退,大部分已開發國家的手機普及率已趨飽和,例如歐洲國家普及率達六、七成以上。

面對變局,諾基亞應變迅速,至今仍穩坐全球手機最大製造商寶座;進退失據的易利信,則在全球手機市場上節節敗退,而無線通訊設備業務也苦於客戶削減採購預算,造成連續七季虧損。

一百二十六年歷史的易利信,去年虧損23億美元,有史以來首次出現赤字,今年恐怕仍無法轉虧為盈。為降低成本,去年易利信裁員約兩萬人(約占總員工五分之一),今年上半年,易利信宣布兩年內將再裁員兩萬人。

易利信面對無線通訊市場變化,表現不如諾基亞,也間接說明為何芬蘭整體經濟表現優於瑞典。易利信是瑞典經濟的龍頭老大,易利信表現不佳,大大拖累瑞典經濟。「這對瑞典是一記重擊,」瑞典一家創投基金BrainHeart Capital的投資經理梅藍德(Magnus Melander)說。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電信市場未見好轉

易利信的窘境,大半原因來自電信業的不景氣。易利信主要業務是電信設備,不像諾基亞手機營收占總營收比例高達八成,易利信的手機業務比重較低,而且已在去年10月將手機部門和日本消費性電子大廠Sony合資成立Sony Ericsson。

在無線通訊設備市場上,易利信的客戶——全球各大電信公司的採購轉趨保守,「我們認為未來六個月情勢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易利信執行長(CEO)何爾斯壯(Kurt Hellstrom)在9月中旬時表示。

這些因素不利於易利信的前景,因此易利信的企業債信評等已於日前遭穆迪(Moody’s)等評等公司降至「垃圾」等級。

《Business Week》指出,全球通訊產業這次淘汰賽中,將只有少數廠商存活下來,很少人認為易利信不是其中之一。但投資人目前很想知道,易利信在否極泰來之前,情況還會多糟糕。

相較之下,諾基亞的表現卻優於易利信。去年絕大多數通訊廠商虧損,諾基亞以48億美元的營業利益傲視群倫;去年全球手機銷售量減少6%,諾基亞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卻提高至37%,是第二名摩托羅拉的兩倍以上。

諾基亞放眼未來

諾基亞的成功,主要原因是眼光看得比較遠,而且行動迅速。美國《Fortune》雜誌形容諾基亞是「一點點Wintel(微軟加英特爾),一點點蘋果電腦,一點點戴爾電腦,再加上一點點可口可樂。」意思是,過去幾年諾基亞的競爭對手都表現不佳,但諾基亞卻能推出最好的產品,擁有最好的製造和後勤物流,以及最好的品牌形象。

諾基亞的眼光看得比對手都遠。例如迄今諾基亞雖然仍穩居手機市場第一寶座,但早在去年就開始規劃如何改造,今年5月開始實施新組織架構,手機業務共分九大部門,各自針對不同的利基市場。「我們早已預見公司擴張得太大很危險,我們將公司分為不同部門,以便重新找回我們在1990年代那種衝勁和活力,」諾基亞的董事長兼CEO歐里拉(Jorma Ollila)解釋。

諾基亞的應變能力也超過易利信。例如兩年前飛利浦公司一座半導體工廠大火,這座廠是諾基亞和易利信的供應商,大火發生後好幾個星期後才能恢復出貨。根據《Fortune》的報導,當時易利信並沒有替代的供應商,使易利信手機出貨困難,還造成那年易利信手機部門虧損。

但諾基亞卻在大火第二天,飛利浦還未通知前,就從自己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中發現零件供應出狀況。歐里拉親自介入處理,結果協調飛利浦在兩週內改由其他工廠供貨,因此諾基亞仍能順利達成當年度的業績目標。

在科技產業或網路引領的新經濟當中,步調舒緩的歐洲難以像較年輕有活力的美國涉入那麼深,但在歐洲邊陲地帶的芬蘭和瑞典,以異於主流歐洲的活力和創新能力,成為全球無線通訊的佼佼者。科技產業目前面臨的困境,仍需芬蘭和瑞典以當年「創業」時的創新和活力來克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