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是冥想的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如今,杭州變成了當今科技人心目中的「天堂硅谷」。
天堂硅谷,軟件(編按:台灣稱之為軟體)先行。杭州,正在柔行擴張。這個被馬可波羅喻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在蘇堤春曉、柳浪聞鶯的旅遊盛名之外,正在積極發展與自然山川人文環境,相濡相融的軟體產業。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說,「天堂硅谷最大的突破口,就是軟件。」去年中共信息產業部選了十大城市做為中國軟件出口基地,杭州就是其中之一。
軟體已經成為天堂硅谷的主導產業。在杭州高新技術區內六百一十二家企業中,軟體就占了一百六十家,浙大中控、創業軟件、中順世紀,已成為具全國影響力的軟體企業。
「我們準備在2005年,使軟體園的產值達到整個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總量的20%~30%,年產值100~120億元人民幣,」杭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吳一鵬說。
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9年,分成三個區塊。主區塊毗鄰西湖及浙大,是杭州的軟體產業中心,台灣的以柔資訊就藉地利人才在此發跡;下沙科技工業園,緊鄰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大廠摩托羅拉、日本東芝都在此落腳;之江科技工業園位於錢塘江南岸,台灣的威盛選擇此地做應用軟體研發基地。
「西湖風景半天生,一半詩人點染成」。如果說,第一次是歷代騷人墨客,發現了杭州的山水雲氣之美;現在的杭州,科技人文薈萃,比武論劍,讓西子美人沒有遲暮之危,反因現代科技更具入世神韻。
杭州有此一說,在晴朗的中秋夜,西湖會出現三十三個月亮。
三潭印月,是西湖奇景,杭州的軟體,像三潭印月。月光、燭光、湖光;月影、塔影、雲影交錯,快速的孕育複製,變成了十分明月。
到處都碰得到天才
天堂的硅谷,科學的天堂。在中國,科學家都住在天堂裡。
中國工程院院士,50%來自江浙,其中一百人來自杭州浙大,「我們的科學家都在天堂裡,」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長及計算機系教授董金祥說。
浙江是山水之都,魚米之鄉。人文薈萃,才子輩出,「可能是鮮魚的維磷質,讓我們都有點才子基因,」董金祥笑說。
西湖畔的浙江大學,有「東方劍橋」之稱,在全中國理工類院校排名第二,僅次於清大;在綜合類排名,是全國第四,僅次於北大、清大、交大。浙江是全國高考分數線最高的地方之一,入學分數遠超過北京一百分。
浙江大學優異豐沛的人力素質,讓杭州不但在山山水水間,有機會變成旅遊天堂,人文智慧的甘露更可變成科技天堂。
時間是什麼?宇宙有沒有邊界?「2002年弦理論國際會議」剛在杭州落幕,國際知名的科學大師史蒂芬.霍金,發表了《M理論宇宙學》,以一個嶄新的角度解釋了宇宙的起源。
西湖畔的「卓穎舫」,也請來國際數學界傳奇人物,美國科學院院士威騰,暢述他的弦理論,與施維德、范德夫、葛樂思、丘成桐(被喻為繼楊振寧、李政道之後最偉大的華裔數學家)等世界一流的物理、數學家共飲「智慧茶」。
人才濟濟,變成杭州另一種風景。由台灣緯創資通及士通資訊共同投資的杭州超軟信息創業公司,總經理周晉弘盛讚這裡有全中國最精粹的高等教育戰略高度;台灣以柔資訊執行長(CEO)羅文聰說,「在這裡你隨時都可以碰到天才。」
讓軟體過客定下來
天才可遇不可求。
在羅文聰的以柔資訊內,技術顧問陳剛,年不到三十,明年就是浙大的正教授;在周晉弘的超軟內,氣質出眾的專案經理顧泠,擁有浙大電機學位,也是中國美院的藝術心理碩士。
史脈悠遠,煙柳畫橋,山水靈氣孕育出的人文素質,讓台灣的資訊產業驚豔,已有很多軟體廠商開始計畫要到杭州設公司。
台灣軟體界的先鋒,士通資訊公司執行長趙家安,從1993年開始,五年內跑遍中國大江南北二十個城市,最後看上的兩大基地,一是大連,一就是杭州。
目前士通分別與東大阿爾派軟件,及杭州的天橋國際開發合作,設立策略聯盟子公司;因為要鄰近市場,另外在北京及杭州,又分別購併了五家當地軟件公司,其中杭州就占了四家。
在趙家安的中國布局裡,杭州得天獨厚,既有西湖人文的滋養,又有浙大的人才庫。「士通在全中國最大的開發中心——超軟,就放在杭州,」他說。
杭州也是台灣科技業布局大陸考慮的軟體中心之一。威盛兩年前已在浙江省之江高新園區設立一百人的應用軟體研發中心,最近漢光科技也探詢在杭州設軟體研發中心。「杭州是不錯的選擇,」每個月都要跑一趟杭州的威盛行政長徐濤說。
中國兩年內將設百所軟體人才基地,杭州為什麼能吸引軟體企業的目光?除了杭州一年能供應四千到五千個學、碩、博士人才外,住在人間天堂,也讓炙熱的軟體跳槽風可以稍歇。
在大陸,軟體人才習慣跳槽。「三個月跳槽一次是很正常的事,」從成都來杭州的以柔程式編碼胡小波說。
需要經驗累積的軟體企業,「一定要靜下心來做,」浙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尹建偉說。此外,「流動常常變成最大的傷害,」周晉弘也說。
西湖的美,留不住旅人,卻讓軟體過客願意落腳。來自成都的馬驍、胡小波,來自新疆伊犁的董新芝,都是各大學剛畢業的軟體精英,杭州有一股魔力,讓軟體人才可以定下心來。
此外,「杭州的大學畢業生起薪是台灣的40%,如果再加計其他總成本,台灣可能是杭州的二‧一五倍,」趙家安說。
杭州平均的軟體人才薪資,有所謂的「三、六、九」制,學士畢業3000元人民幣,碩士畢業6000元人民幣,博士畢業9000元人民幣。
以柔2001年11月開始轉戰杭州,直接在浙大對街設立以柔公司,承接台積電、聯電半導體廠及其他台商的大陸e化案子。
湖光山色的磁吸效應,成為杭州軟體發展的魅力。「很多人來了都不想走,」周晉弘說。
求是創新通往財富
西湖的美,可以天馬行空,但是浙江的學風自古崇本務實。
崇本務實,變成天堂硅谷更重要的資產。明朝大儒王陽明,就是浙江人,講究知行合一的「陽明學派」,至今深深影響著杭州的學風。
實學為重。中國目前的資訊科技政策,明顯不是研究高深理論,而是如何把技術變成應用,立刻注入國家經濟發展的內力。「畢竟中國經濟實力不夠,」董金祥說。
今年浙大正式成立軟件學院,成為高考狀元的第一目標,「我們要培養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型複合人才,」浙大校長潘雲鶴說。潘雲鶴本身就是CAD(電腦輔助設計)軟體專家,他製作的「敦煌虛擬壁畫」,名噪國際。建築出身的他,進入軟體領域後,一樣以發展實學為主。
每年浙大電算機系畢業生,有二十家公司搶著要,杭州任何一家軟體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員工都是浙大畢業的。「他們最強的是動手能力,」周晉弘分析。
浙大的科學,鼓勵「產學研一體」。在浙大玉泉校區門口,隔著一條街,可以看到國家大學科技園、實驗園區的招牌林立,其實就是一家家由學術及企業合作成立的育成公司。
目前是浙大電算系講師,也是以柔技術經理的尹建偉,年僅二十八歲,去年拿到博士。「現在我的目標是如何讓技術快速變成產品,」他說。
以柔替台灣台積電、聯電等製作企業e化系統,讓尹建偉看到台商企業有效率的經營管理模式。「這是大陸企業渾沌狀態看不到的經驗,」他說。
也因為產學研一體的政策,讓浙大發展出一系列的「高校概念股」。務實的作風,更讓杭州的科技股價高漲。
去年,中國的用友軟體上市,一夕創造出50億元人民幣市值,造就了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暴發戶——王文京。中國軟體業終於有了自己的財富神話。第二個王文京會不會在杭州誕生呢?
浙大的高校概念股,包括從事網路的浙大網新,已在上海上市;從事通訊產業的浙大蘭德,也已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從事單晶矽IC(積體電路)研究的浙大海納,在深圳上市;另外資訊科技業中程興達,也正準備在香港上市。
求是創新,變成一條通往財富的路。
浙江市場化程度高,讓軟體發展快速應運而生。根據剛發布的《中國各地區市場化進程指數》,浙江的市場化程度,全中國排名第二,僅次於廣東。
軟體發展市場第一
浙江的市場,明顯呈現塊狀經濟發展,溫州是個體戶的大本營,鞋子、打火機有60%外銷;柳市的低壓電器,年產值150億元人民幣;紹興盛橋的面料(即布料)市場,年產值也有200億元人民幣;另外義烏的五金雜貨市場,焦江的縫機市場,也掌控了全中國的經濟通路大脈。
為使這些塊狀通路市場快速信息化,浙江政府四年拿出2億元,要把傳統產業晉階e化。
身兼浙江省信息化專家組組長的董金祥,正在整合產學研開始進行試點,像低壓電器市場,如何透過系統設計,建立供應鏈平台;透過電腦輔助設計,讓紹興面料市場晉階為高檔次產品。
浙江目前全國國內生產毛額排名第四,僅次於廣東、江蘇、山東。民間富庶的程度,讓這個人間天堂也成為中國軟體產業試點的重點城市。
公安、電力、電信,杭州都是試點城市。「中國第二代的公安IC卡,等於是第二代身分證,就是從浙江開始,」天橋國際總經理張文說。
從中國的軟件科研補助計畫,明顯看得出飢渴的市場導向。A類是供研究單位申請,先做成一個原型(prototype),供企業再應用,經費相對較少;B類申請單位是企業,只要開發適合中國應用軟體,例如台灣鼎新電腦與神州數碼合作的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即可有高額的補助經費。
在中國軟體業的發展,永遠是市場第一。
中國有沒有比爾蓋茲?
結構性失調是目前中國軟體發展最大的瓶頸。中國的軟體業儘管有很多程式高手,但卻缺乏比爾蓋茲這樣的架構性高手。
中國的軟體人才結構,呈現橄欖型,缺少高級管理者和基礎程式員。大多數軟體人才是透過正規大學教育,集中在軟體工程師層面。「主要的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都還是要從台灣飛來帶計畫,」徐濤說。
另外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從業員二十五萬人,卻有七十萬人的缺口。杭州市政府為了大力吸引世界一流人才,除了資訊科技產業人員可以有買車優惠之外,最近更放寬落戶規定,只要具有大學學歷,均可以到杭州落戶,沒有工作可以再找工作。
由於中國市場經濟成熟度不足,相對地,軟體產業在形成過程中仍然存在極大的風險。「現在做會很痛苦,但是你現在不做,就等於失掉未來的機會,」張文表示。
在中國發展軟體產業,「一定要強調金融投資與戰略投資結合,」張文說。一方面要注重現金流量,一方面與較強實力的公司進行戰略綑綁。
西湖明珠展露光芒,台商也逐漸發現杭州的軟體實力。
負責台灣南港軟體園區開發的世正開發公司旗下的木成營造副總經理黃坤泰說,「我們最近正打算借力使力。」
最近剛在杭州設立辦事處的世正,已接到許多原本在南港軟體園區客戶的詢問,「我們希望能把兩岸連接起來,變成一個更大的軟體市場,」黃坤泰說。
杭州除了軟體人才,也有中國第一流的美術人才。對於遊戲軟體或是動畫軟體,也產生強烈吸引力,像南港園區內的草莓資訊、太極動畫、智冠等,已開始計畫到杭州投石問路。
杭州軟體環境雖好,不過也有業者分析,就市場鄰近性來看,北京、上海還是兵家必爭之地,後線的基礎研發,杭州才是首選之一。
千百年前傳說,王母娘娘身邊的金鳳與玉龍爭搶寶石,寶石不小心落入凡間的西湖。
今日的軟體產業,是不是當日的那顆明珠?明珠雖好,似乎仍待有緣人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