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是萬靈丹,回歸使用者的需求,並融入公部門組織的運作架構,才能讓智慧城市更接地氣。《遠見》攜手「台北市電腦公會」,精選2021創新應用獎傑出案例,一起看看你的城市是否上榜。
這幾年,「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全世界風行草偃,成為各級政府展現前瞻概念、凸顯政績及建設的必備武器。
早在2015年3月,《遠見雜誌》即率媒體同業之先,舉辦「22縣市智慧城市大調查」。爾後,隨著智慧城市的報導蔚為風尚,各縣市更戮力執行智慧應用專案,深怕自己的城市被笑不夠聰明。
一位專精環境工程的資訊業主管直言,近年來自各方的智慧城市合作提案,讓他們應接不暇,儼然成為公部門之間的競爭。「而且,每個單位一開頭都說,要做得比別人更好!」需求暢旺之餘,也讓廠商備感壓力。
但不久前出版的《被科技綁架的智慧城市》一書發出警訊,曾經擔任波士頓市政府數據科學家的作者班.葛林(Ben Green),希望大家卸下「科技有色眼鏡」,千萬別以為科技像魔法一樣,瞬間就能改變整個城市。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