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掃描器廠商三聲無奈

高聖凱
user

高聖凱

2002-10-01

瀏覽數 29,900+

掃描器廠商三聲無奈
 

本文出自 2002 / 10月號雜誌 第196期遠見雜誌

台灣許多電子產品在全球市占率拔得頭籌,但其中一項產品相當特別,市占率愈大,台商愈感無奈,這就是掃描器。掃描器的故事可說是寫盡台灣第一無奈的典型寫照。

在世界各地,消費者所挑選的掃描器中,九成都是台灣廠商掌握生產,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但廠商並未因此感到喜悅,他們知道,賣愈多台掃描器,錢不但賺得愈來愈少,甚至可能賠愈多。「毛利太低是掃描器產業問題的癥結,」力晶兼力捷董事長黃崇仁表示。

力晶日前宣布旗下製造掃描器的力捷電腦公司將放棄製造與販售整機,轉型成為研發關鍵零組件公司,就是避免再度踏入掃描器的殺戮戰場。

掃描器是典型台灣憑藉砍價攻占整體市場的範例。掃描器廠商的無奈可以從產值衰退幅度大於產量看出端倪。2000~2001年掃描器產量與產值均下滑,其中產值衰退33.2%(表二),比產量衰退幅度30.5%高出2.7%(表一)。

早期掃描器算是利基產品,價位與毛利均高,廠商均以自有品牌推出。但1997、1998年市場變調。看好掃描器市場有利潤可圖,當時投入市場最高達三十二家廠商。當市場開始出現殺價行動,自有品牌廠商開始吃不消。更嚴重的是,惠普(HP)等大廠也看準台灣製造,下單給台灣工廠委託製造,價格帶頭調降。「一台掃描器低價販賣,品牌無法發揮效果,」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表示。

自創品牌是廠商心中的痛。麥肯錫公司台灣區總經理賀睦廷(M. Hirt)表示,掃描器是完全成熟的市場,品牌要生存得有資源做後備,不能僅靠單一產品養公司。國際大廠可以用掃描器養多功能事務機市場,別的產品也可以扶植掃描器,但台灣廠商沒有這麼多資源,不敵國際大廠。另外品牌得依賴行銷,這點台灣也缺乏經驗及大額行銷投資。

除了低價扼殺品牌形象,通路問題更讓掃描器市場雪上加霜。自有品牌需要通路,通路商也掌握大部分議價權。當時美國很多通路商認為自有品牌應負大部分商品行銷責任,因此廣告費也要廠商分攤,商品壞掉要退貨,賣不掉也叫你拿回去。「反正都是通路商贏,」力晶與力捷副總經理譚仲民說。

創新求生存

面對市場的種種困境,許多廠商兩年前開始各自追尋求生之道。創新則是共同的答案。

問題是對掃描器業者而言,能投入在創新的方向有哪些?

第一種是提升生產價值,往ODM(設計代工)發展。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旭麗便是很好的例子。掃描器出貨量占台灣總產量近四分之一的旭麗,標榜從掃描器的外觀、機構與ASIC(特殊積體電路應用設計)晶片都是自己設計的,朝往ODM的道路邁進。「旭麗不單純是OEM(原廠委託製造加工)廠商,而是ODM廠商,」旭麗總經理駱捷中表示。

除了增加製造的附加價值外,另一創新之路便是往上游發展,投入關鍵零組件研發。昔日曾是市場第一品牌的力捷,目前正朝此方向努力發展。

力捷重新檢視核心競爭力仍在掃描器,力捷另一個策略便是「往上游走」。力捷電腦總經理許全裕表示,力捷不碰自有品牌,投入元件設計才有機會出頭。

整台掃描器最重要的關鍵元件便是掃描感測器,此元件不僅可用於掃描器,也可用於MFP(多功能事務機)。此外,感測器毛利也比終端產品高,約在16%~20%之間。力捷目前月出貨超過五十萬支。

投入元件設計進一步用意在於投入專利,提高技術門檻。力捷兩年前開始申請掃描器元件的相關專利。去年力捷在元件模組的專利有三百多件,而今年至5月為止,力捷申請掃描元件專利有五十八件,其他廠商申請專利總合加起來也僅五十九件,可見力捷投入專利的積極與成果。

多角化經營成趨勢

近幾年掃描器廠商還開始多角化經營,開發多樣產品線的創新。廠商多角化經營主要用意在於另闢戰場。例如鴻友目前除了掃描器外,也推出數位相機與光碟機等產品,試圖讓產品戰線拉長,避免專注單一產品的高風險,更重要的是避免掃描器未來被取代後的產品架空。

例如多功能事務機整合掃描、影印與傳真三項功能,占用空間較小,對於中小企業與SOHO族(自由工作者)等頗具吸引力,現在市場成長很快,每年市場複合成長率達20%,未來勢必瓜分掃描器市場。

面對低毛利與新產品的威脅,頂著世界第一的台灣掃描器業者須認真思考如何跨出下一步。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