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金鼎力抗電磁波

魏棻卿
user

魏棻卿

2002-09-01

瀏覽數 20,700+

金鼎力抗電磁波
 

本文出自 2002 / 9月號雜誌 第195期遠見雜誌

拎著公事包,一手拿著手機,邊講電話邊走進屋裡,打開電視,轉個身再將冷凍快餐包從冰箱拿到微波爐,趁著等待的時刻,還可以先上網收收電子郵件……。」就在這短短幾分鐘的生活片段裡,便已不知不覺受到最少來自於五種用品的電磁波迫害。

曾有專家學者指出,電磁波是繼水、空氣、環境之後的第四種公害。而為了捍衛人體免於生活週遭隱形電磁波之侵害,因應的產品也在市面上相繼而生。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不?鋼金屬纖維原料為主的相關應用產品。

跨足不?鋼金屬纖維製造

2001年初,中國紡織工業研究中心正式帶領國內五家上、中、下游紡織業者,如:金鼎聯合(南緯集團旗下)、和友、大東、智偉、宏遠,投入「不?鋼金屬纖維」領域的製程研究與產品運用。其中南緯實業更掌握不?鋼金屬纖維的原料製程技術,搶占既有競爭優勢。

根據調查顯示,全球金屬纖維市場年需求量約三千至四千噸,市值約35億美元,至於加工完的應用產品,市值則高達1000億美元,約為2001年國內紡織出口預估金額130億美元的七‧五倍,其未來的市場胃納量不容小覷。

金屬纖維原料雖已普遍運用在工業用途,但在民生衣著用途方面則尚待開拓。而紡織中心所主導的策略聯盟,就是凝聚一股推動技術和市場的力量。

國內紡織廠商雖已逐漸跨足不?鋼金屬纖維產品製造,並不斷地在製程技術著力,但最大實質掌控者仍來自於金屬纖維的原料供應商。

放眼國際,繼全球最大規模、同時也是第一家研發製程成功的比利時廠商Bekaert,以及居於其次的日本廠商Seisen之後,南緯集團(旗下之金鼎聯合公司)成為了全球第三家研發製程成功的廠商。

根據金屬纖維的特性延伸,可開發出多樣化產品應用範圍。金屬纖維主要七大功能為:抗靜電、防電磁波、導電、耐切割、吸隔音、耐高溫、過濾材,並可再結合異業(如:紡織、塑膠、營建、鋼鐵等)將產品推廣至多元的應用面向。

南緯集團財務部門表示,2001年的營收約為新台幣19.91億元,稅後純益約為0.18億元。

目前主要營收來源仍是以成衣為主,約占56%,研發經費則占營收比例的1%。

現今已開發成功的金屬纖維產品,有行動電話皮套、電磁防護工作服、防電磁波的孕婦裝等,以及工業用的產品如:高溫過濾材等。

南緯財務部門統計,金屬纖維原料和應用產品2002年1~7月的營收為2000萬元,預計全年度將達到6000萬元。「未來市場的潛力還很大,」南緯集團研發部副總經理、金鼎聯合科技纖維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劉介正說。

在台灣的行銷通路方面,南緯是透過業務人員直接銷售,且業務人員本身需具備工程背景,才能將專業產品或觀念有效地傳達給客戶;至於國外市場,則是透過代理、廣告,以及高科技展來推廣。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綜效

南緯集團創立於1978年,營運重心從早期為紡織中游的紡紗廠,後來轉移至下游的織布與成衣領域,現在的南緯實業,則是朝向紡織通路商和高科技紡織廠的目標邁進。

而就在這樣的思考下,南緯集團找到了「金鼎聯合」這塊寶,讓南緯集團得以在高科技路途中跨越一大步,同時構築起高深技術門檻。

「金鼎聯合」,全名為金鼎聯合科技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后里的第一位牙醫師張金石(金鼎聯合科技纖維公司榮譽董事長)所創立。熱愛從事研究的張金石表示,在大學時期就對材料方面的專業課程非常有興趣。除了常在圖書館研讀相關的國外研究文獻,更在動腦之餘也動手。

一直希望能在人工植牙技術上能有所突破的張金石,早在十幾年前就成功研發出不?鋼金屬纖維的原料製程,進而將其運用到工業、軍事等用途。

但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尚由全球少數廠商掌握的技術,最初竟只是源自於一位牙醫師的單純動機和專注研發。「牙醫師是最懂得材料的醫師,因為對金屬材料特性的掌握很清楚,」南緯集團研發專案特別助理郭俊榮回應了這個驚嘆號。

尤其南緯和金鼎聯合的結合,更可望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南緯為了走向全球布局,早已在美國、中國大陸、以及墨西哥等地廣設行銷和生產據點,並積極與各相關單位合作進行技術的提升(如:建立紡織產銷運籌資訊系統、超臨界CO2無水染色技術研究)。加以金鼎聯合的金屬纖維早期所專攻的工業市場,有其一定的飽和度。因此雙方的技術結合,可為金屬纖維應用跨出更多元的可能,也讓紡織產業能挾高科技的光環,打造出更高層次的產品線。

郭俊榮強調,「傳統紡織產品」和「創新高科技產品」是拉著南緯集團向前躍進的兩匹黑馬,角色同等重要。尤其在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對紡織業而言是危機亦是轉機,關鍵在於是否擁有獨特的技術和差異性產品。

金鼎聯合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金屬纖維原料製程技術,也是全世界第一家將金屬纖維原料結合紡織用途的公司。面對國際兩家金屬纖維原料大廠Bekaert和Seisen,劉介正充滿信心地說,南緯的核心技術在於紡織;Bekaert和Seisen皆以鋼鐵業起家,所以核心技術著重工業等其他方面的應用。「即便日後他們想朝向民生用途市場開發,也不可能超越以紡織技術起家的南緯。」

此外,南緯金屬纖維原料製程研發的成功,更打破了Bekaert由來已久的壟斷態勢和價格強勢,讓中、下游廠商擁有更多的選擇。

而大陸廠商所研發出的相關原料和產品製程技術,雖然更具價格優勢,但在品質方面仍有一段差距。

以防電磁波產品為例,「台灣產品的防電磁波率已達到90幾%以上,但大陸產品卻只達到50%左右,」紡織中心人員轉述一名台灣廠商的說法。「所以不同的品質卻要比照同樣的價位,是非常不公平的事,」張金石回應了國內廠商的不解。

南緯集團目前正處於一個紡織產業轉型的契機,後續該如何進一步擴大經營新事業,「將是南緯持續努力不懈的方向,」劉介正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