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研究院」今日(1/4)揭牌並布達人事,除鴻海董座兼研究院院長劉揚偉外,創辦人郭台銘、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都也都出席捧場。但,產品線極廣、家大業大的鴻海,真能靠空降主管、小而美研發團隊,成功轉型嗎?
世界電子製造龍頭代工廠鴻海旗下「鴻海研究院」正式揭牌,下轄資安、半導體、量子電腦等研究所,並延攬「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長李維斌任執行長。
為何鴻海要搞研究?董座劉揚偉則指出,要轉型成「科技的鴻海」,必須布局前瞻性的技術,並讓研發,與「做買賣」的事業單位區分,以提升效率。
研究院放七年長線 布局前瞻技術
劉揚偉舉例,過去許多大專院校常疑惑:「與鴻海的合作,怎麼常常有一波沒一波的?」因為鴻海與市場接軌,但相關計畫也隨市場波動所致。而鴻海研究院的成立正能解決這個問題:提前市場三到七年時間,布局半導體、資安、通訊等技術。
「光靠調整工人、節省物料,不太可能提升到10%(目標毛利率)!」劉揚偉指出,搶先布局,並做出「別人做不出來」的技術,才能享高毛利。因此他認為,集團毛利率能否成長,關鍵就在於鴻海研究院。
人才、場地、預算 劉董大方給
為達目標,鴻海將集團價值最高的內湖大樓場地供研究院使用。鴻海也為人才「三顧茅廬」,2020年12月才確定從富邦金控挖角李維斌當研究院執行長。而雪梨科技大學副教授謝明修,也為劉揚偉誠意感動,舉家遷回台灣擔任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
甚至被問起經費,劉揚偉表示研究院沒有預算上限,重點是把實驗室建構完善。
小而美空降團隊 能扛起大集團轉型任務?
不過,鴻海產品線極廣、集團家大業大,劉揚偉卻敲定由一批空降主管帶頭做先鋒。下轄五個研究所、僅200人的團隊,卻要擔起鴻海未來的轉型大任?
對此,劉揚偉解釋,希望引進新血、新觀點,因此規劃研究院團隊中,鴻海背景不超過一半。而研究人數偏低,劉揚偉則指出,這來自於一次拜訪客戶的啟發。
劉揚偉指出有一次拜訪大客戶,卻僅有很小的研發團隊。本來以為客戶是因延攬精英,所以人數不需多。沒想到客戶對劉揚偉說,研發工作最忌溝通不良,最大的問題常是理念溝通「失真」。
劉揚偉受此啟發,認為中小型的研發團隊,能發揮最大戰力。
郭台銘:期待鴻海看到台積電「方向盤」
面對眾人期許,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認則為,以鴻海的高度未來不只是能打造出「護國神山」,而是「護國群山」,更能組「國際隊」,打「世界盃」。
不過,為成為護國群山前,倒還有問題需要克服。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日出席記者會再次強調,台灣沒新生兒、人口一直老化,對此憂心忡忡。
「台灣的護國神山不只一座!」郭台銘期待鴻海也能成為台股的護國神山,未來鴻海不只是專於製造,也期待趕上台積電;並且不只看到台積電的「車尾燈」,起碼要看到台積電的「方向盤」。
他指出,台灣產業有許多前輩開拓,但未來讓更多人才加入,才是台灣賴以茁壯與創新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