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07年平均每4分31秒一人罹癌,比106年快轉11秒。大腸癌居10大癌症之首,但首見50至84歲各年齡層發生率都下降。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106年增加4447人。因現在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
107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6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6歲、子宮頸癌為58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9歲、甲狀腺癌為50歲及子宮體癌為55歲,與106年相比較除其中乳癌、食道癌及皮膚癌老一歲,肺癌、攝護腺癌及子宮體癌早一歲,其餘與106年相同。
10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與106年相比較,除子宮體癌(10)和食道癌(11)順序互換外,其餘序位與106年相同。
以年齡標準化發生率來看,107年每10萬人中有309.8人罹癌,較106年增加4.4人,下降最多的是大腸癌及肝癌,相較106年每10萬人減少1.1人及0.7人。大腸癌首見50至84歲的各年齡別發生率均下降。攝護腺癌、肺癌標準化發生率相較106年每10萬人增加3人及1.8人,為發生率增加最多的兩種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