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宣布將發行50億美元新股,另一家剛IPO的食物快遞公司DoorDash則募得34億美元;再看香港,京東健康在募得35億美元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股價上漲了整整五成。至於今年最大的IPO──Airbnb才剛上市,估值是400億美元。
總計,在2020年,全世界的非金融企業共募得8000億美元,寫下新紀錄。
雖然全球經濟因為疫情而受到重創,2020年的科技股大漲,還是讓獨角獸企業獲得極高的估價。大幅膨脹的股價,讓已發行的公司創辦人,在不需大幅稀釋自己股權的情況下就可以募資,一如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
此外,像是中國企業的興起,投資人嘗試IPO之外的方式(如「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後,卻由於新冠疫情,企業實施庫藏股的幅度大幅降低,都推升全球募資金額的原因。
上述風潮墊高募資金額,卻也造成新創企業價格過高的問題。此外,企業負債能否降低,同樣也值得憂慮,特別是新冠期間,各國封城造成的影響仍在蔓延中,S&P 500公司當中,淨負債在第三季中僅僅小幅下跌,但仍比2019年時要高。部分公司仍在燒錢當中,且約有1/5公司有過度借貸的問題。
最後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則是公司手上擁有的現金太多。
歷史證明當企業手上現金過多,用錢往往會變得不謹慎,往往導致營運問題。
臉書等五大科技業者手上有5500億美元現金,他們會不會進行大型併購(比方說買下Netflix),進一步鞏固寡占?在此同時,新上市的公司手上現金滿滿,卻只給予投資人極少的投票權,這也讓公司經理人難以被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