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空難之後,六成企業怕華航

文/吳佳真、楊永妙 調查/楊永妙、吳佳真
user

文/吳佳真、楊永妙 調查/楊永妙、吳佳真

2002-07-01

瀏覽數 21,800+

空難之後,六成企業怕華航
 

本文出自 2002 / 7月號雜誌 第193期遠見雜誌

華航空難之後,《遠見》雜誌特別於6月12日至6月17日,針對八百家的上市上櫃公司進行「華航空難對企業赴大陸經商影響」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62%企業拒絕及減少搭乘華航班機。

62%的企業中,28%公司將優先選擇其他航空公司,24%減少搭乘華航,另外有10%不再搭乘華航班機(見頁240表二)。

空難之後,也有78%企業贊成加速開放兩岸直航(見頁240表三)。

雖然調查結果並未顯示華航空難與兩岸直航的直接關連,但在目前兩岸無法直航,旅客必須繞道香港、澳門,「多一次起降,可能增加風險,」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祕書長張智剛說。

飛機起降最易發生事故

根據調查,固然64%的企業贊成加速開放直航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希望能夠多節省交通運輸時間與成本,但也有8%的旅客認為,轉機可能帶來多一重的風險(見頁240表四)。

在起降時飛機發生事故的比例較在飛行過程中出事機率為高,「根據多項國際統計顯示,飛機在起降時最容易發生事故,」張智剛說。

調查中也顯示,八百家企業中,87.7%的企業員工需要到大陸出差,平時多選擇華航及國泰兩家航空公司。

主要的原因是華航和國泰占有台港航線絕大多數的航班。調查結果顯示,八百家企業員工出差時,選擇華航的商務旅客占30.6%、國泰占30.1%,長榮占24.7%,港龍占10.1%(見頁240表一)。

台港航線華航居老大

台港航線中,華航航班具有優勢,調查中反映出這個現況。現在台港航線由華航居老大地位,有一○五航班,加上與國泰航空聯營,兩家公司聯手攻占市場。

目前每周僅有十六班的長榮航空以24.7%屈居第三(見240頁表一),「旅客要選擇便利的航班,長榮只有十六航班,能占24.7%這麼高嗎?」長榮航空公司協理聶國維表示。

但是,華航空難後,62%企業拒絕及減少搭乘華航。「這個數字合理反映出華航這幾年給人的印象,」開南管理學院航運及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彌說。

調查結果說明旅客對安全的要求很高。因為高達36.2%企業依據飛安紀錄選擇航空公司。調查中也有34.3%企業依據班機時刻選擇航空公司,「便利性」也是旅客選擇航班的依據(見頁241表五)。

針對62%企業對華航喪失信心,華航公關室主任韓梁中強調,「顧客的信心將慢慢回復,」因為澎湖空難剛發生,民眾當然心生恐懼。

雖然69.4%的企業不會因為華航飛安事故而影響出國計畫,但調查中也顯示出旅客對飛安的重視。高達84%的受訪企業,認為華航頻頻地發生空難,與公司管理制度有關。

華航將強調飛安管理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但華航強調,公司管理制度絕對沒問題,「但未來會強化飛安管理,」韓梁中說。華航預計今年底引進更新的飛機、加強飛行員訓練,並與先進的航空和修護公司合作,藉以提升華航水準。

雖然華航自認管理制度沒問題,但受訪企業有57.3%認為管理制度是影響飛安紀錄的主因(見頁241表八)。維修人員的專業程度占15.2%,經營團隊占11.5%,機齡只占7.3%。

飛安的持續性很重要。「空難事件影響只是一時,但是飛安的持續性更為重要,」遠東航空公司總經理陳每文說。

聶國維更進一步強調,「落實」和制度一樣重要。

航空從業人員對工作一定要有很高的熱誠、誠實,才能維持飛安。

因為航空業從事的工作和民眾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所以每位員工都要了解,航空業必須有很高道德標準,」他又說。

「華航要加強飛安管理,機師個人習慣也很重要,」張智剛說。

空難事件後,國內輿論一面倒,要求華航改革、整頓。

華航應儘速民營化

根據調查,78.7%企業認為華航應儘速民營化,另外55.3%企業贊成外資入主華航。

但是,空難之後,華航的股價正在低檔,「現在把華航賣給外國公司是不負責任做法,」李彌說。

特別因為華航是組織有問題,「華航應該徹底重整,再來談民營化,」一位不願意具名的航空界高層說。

此外,調查中也顯示,企業最信任的航空公司,由新加坡航空奪冠。獲得38.2%企業信任,長榮航空緊追在後,得到31.5%公司認同,第三名則是國泰航空(16.0%),華航只得到7%企業信任(見表七)。

新航空難仍獲信任

即使去年曾發生空難,但新航仍深獲企業信任。「空難事件固然有影響,但新航長久的良好記錄,依舊深植人心,」李彌說。

原本屬於英國體系的國泰航空,公司形象良好,得到第三名並不令人意外。

至於本土航空長榮,得到31.5%企業支持。長榮也認同新航悠久歷史,且飛安記錄良好,長榮只有十一年飛行歷史,「追求飛安,長榮航空絕不妥協,再給我們多一點時間表現,」聶國維說。

(本次問卷調查以電話訪問800家上市上櫃公司,有效問卷356份,回收率為44.5%。)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