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農退儲金下周起申請! 農民可月領3.7萬退休金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0-12-05

瀏覽數 59,400+

遠見陳之俊攝
遠見陳之俊攝

農退儲金條例明年上路,農民若30歲起提繳35年,再加上老農津貼,退休後可月領3.7萬。不少上班族聽了驚呼,怎麼比勞工保障還好?更有人笑稱考慮回家種田去。

「農民退休儲金條例」將於明年元月上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宣布,將比照農民職業災害保險開辦模式,自12/7起提前受理農民申請提繳農退金。根據農委會設算條件,若以基本工資2萬4000元每月提撥10%農民儲金,再加上政府相對提撥,還有日後的老農津貼,若40歲起提繳、提繳25年,最多可月領2.4萬元;30歲起提繳35年的農民則可月領3.7萬元。

陳吉仲指出,農退儲金開辦是農業的一項里程碑,除健全農民社會安全制度,提高農民年老後的經濟生活保障,還可藉此鼓勵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調整農業勞動力結構。只要未滿65歲、實際從農的農保被保險人都可參加農退儲金,但前提是未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

若當年是歹年冬,可調整提繳

陳吉仲表示,農退儲金不是年金,屬自願參加性質,提繳的農民會有專屬個人專戶,最重要的是,農退儲金是相對提撥制,農民依照勞動部公告基本工資乘以提繳比率,提繳比率為1到10%,政府再相對提撥一樣金額,若農民當年收成不好,每年的5月、11月還有調整提繳比率的機會。

以明年基本工資2萬4000元的10%計算,農民每月提撥2400元,政府也相對提撥2400元,等於政府一年下來相對提撥2萬8800元。陳吉仲說,日後加上老農津貼,相信未來10、20年後就可看出制度對農民生活的保障,吸引更多人從農。

農委會說,依目前老農津貼每月7550元,每4年依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1次的設算條件,加上農退儲金設算條件(每月基本工資24000元、每年平均調升2%、基金收益3%、平均餘命20年、及農民提繳10%),若從40歲起提繳農退儲金,提繳25年,最多可月領2.4萬元;30歲提繳35年的農民則可月領3.7萬元。

編列16億預算來提撥

農委會農保辦公室執行秘書王東良補充,農委會明年編列16億預算,作為相對提撥支出。目前有105萬人保農保,其中65歲以下的農民約45萬人,其中估計50歲至65歲農民自提率10%、50歲以下農民自提意願較高有20%,推估明年可望有6萬人加入農退儲金。

農委會說明,農民欲參加農退儲金,應填具申請書,親自向農會提出申請,應攜帶文件包括國民身分證影本、農民在農會信用部以本人名義委託代繳農退儲金的約定證明(如農會未設信用部則在郵局辦理)。此外,如果農保資格有疑義,須辦理農保資格補正時,依規定則須檢具其他相關文件。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本文轉載自2020.12.4. 「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數位專題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三防世代」來了!現在30~50歲的青壯族群,如何建構防窮、防病、防詐騙的財務安全網?確保「老後三本」已經成為即刻要思索的必修課。只要正視問題、提早因應,你將更有機會開展屬於自己的「晚美人生」。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