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打造宜業宜居的全台首選城市

桃園升格六週年 全方位闊步向前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0-12-04

瀏覽數 35,100+

龍潭三坑埤塘生態公園景色如詩,採用生態工法建造,融合自然景觀。
龍潭三坑埤塘生態公園景色如詩,採用生態工法建造,融合自然景觀。

2014年桃園升格直轄市,6年來人口突破226萬人,成長超過21萬人,各項基礎建設、產業發展、社會福利及教育文化也持續推動,讓桃園成為工作、生活與實現夢想的首選城市。

我們都是一家人

桃園原住民族涵蓋16族,超過7.7萬人;客家人口85萬;新住民族群人口數達6.2萬人;還有閩南、外省眷村、渡海來桃園定居的馬祖人,更是全國最大滇緬文化聚集地,台灣文化的縮影,就在桃園。

桃園照顧來自各地的族群,啟用新住民文化會館,提供包括社會福利、教育、工作保障等一站式服務,捍衛新住民權益;成立「閩南及民俗文化科」,推動閩南文化的保存及創新;「桃原新政」讓桃園市成為最照顧原住民族的新故鄉;而「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等客家建設,讓客家從語言到文化走入生活。

「三心六線」環狀軌道系統逐步開工及定案,配合都市計畫提升城市競爭力。

「三心六線」環狀軌道系統逐步開工及定案,配合都市計畫提升城市競爭力。

蛻變轉型的進擊城市

這6年來,桃園持續推動基礎建設,創造宜業環境,像是以桃園、中壢、航空城為核心,配合捷運、鐵路地下化打造「三心六線」,一步一步完整交通藍圖,未來的環狀軌道系統,無論對通勤、旅遊、產業運輸都是一大利多。也配合「亞洲.矽谷計畫」,成立「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對外主動積極招商,到今年10月為止,台商回流已達105家,投資金額約2,319億元,預計可創造2萬2,196個就業機會。航空城計畫也在今年邁入實質開發階段,啟動前期招商,發展航太、智慧物流相關產業。

打造宜居城市,透過智慧科技創新應用來實現。桃園推動智慧城市成果豐碩,2015年發行桃園市市民卡,整合6大服務、31項智慧生活功能,一卡在手便利無窮,總計發行超過165萬張,是全國發行量最大,在2019年榮獲智慧城市論壇(ICF)全球智慧城市首獎;今年虎頭山創新園區育成全國第一張可營運的自駕車試車牌;發展「3D-AR-BIM智慧物聯網履歷平台」,以國民運動中心作為試驗場域,跨區管理不同性質公共設施,獲得2020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綠色經濟版航空城計畫」將帶動產業轉型。

「綠色經濟版航空城計畫」將帶動產業轉型。

築巢歸鄉宜居之所

居住在桃園,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完善福利,「333托育政策」與「一區一公托」等措施,還有40座共融式公園或特色遊戲場,讓桃園成為最好的遊樂園和托育場所。「學習讚」、「證照讚」、「就業讚」三管齊下,協助青年就業學習;也結合包租代管計畫及住宅補貼方案,配合自辦的25處社會住宅,提供青年多元租屋選擇。桃園也布建733個長照據點,擁有361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設置36家社區長照機構,滿足長者照顧需求。

在發展的同時,桃園更堅持環境永續,2018年全國首創的海岸管理工程處成立,保護海岸生態;全國第一座以保護沙丘為目的的草漯沙丘地質公園今年開放,也復育許厝港濕地約22公頃,到訪鳥種達231種,總數量成長了5倍。

而早年用以灌溉農田的埤塘,升格後活化轉型為生態公園,並建置複合功能滯洪池,同時兼具生態保育、休閒遊憩等多元用途。在產業發產的同時,桃園尋求與環境共存共榮的方法,當魚鳥回返家園,才能創造出真正的宜居城市。

四大生態亮點之一的許厝港濕地復育有成,讓魚鳥都回來了。

四大生態亮點之一的許厝港濕地復育有成,讓魚鳥都回來了。

奠基未來永續發展

現在的一切是過去的點滴積累,桃園升格至今即將屆滿六年,「轉大人」的過程中,桃園逐步成為實現夢想的首選城市,這些成果也將在「桃園市政六週年特展」與大家一同見證。

本次特展規劃我們這一家、城市遊樂園、罩你一輩子、魚鳥回來了、不只是蓋的、進擊天際線等六大主題,展現桃園六年來的成長。展區更結合科技,利用AR擴增實境方式互動體驗桃園的蛻變,回顧桃園如何將願景化為行動,持續邁步向前,構築幸福城市。

12/04(五)-12/27(日)
桃園區公民會館 (桃園市桃園區中華路8號)
平日09:00-21:00、假日09:00-17:00(週一休館)

12/21(一)-12/25(五)
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1號)
市政大樓1樓川堂- 08:00-17:00
府前廣場 - 08:00-21:00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