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這種常見的投資方式,專門尋找價格低估的證券,是股神巴菲特的招牌投資心法。
近年,巴菲特旗下的投資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進軍台灣,風靡不少投資人。
巴菲特的師父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一名出生在英國的美國投資人、經濟學家及教授,被稱為「價值投資之父」。
葛拉漢主張用科學化的方式,分析資產負債表,從中找出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他的門徒巴菲特之後把這個概念發揚光大,也讓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偏於保守、強調評估資產、現金流的價值投資成為支配市場的主流;相較之下,企業的投資計畫和成長軌跡就較少受到重視。
問題是,《經濟學人》雜誌指出,價值投資的報酬並不出色。
10年前,1美元的「價值投資」,至今的收益僅有2.5美元。相較之下,整個美國股市的平均收益是3.45美元,而排除價值投資股票之後,股市的平均收益更高達4.65美元,讓波克夏的績效瞠乎其後。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