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亞翔要做最好的無塵室

羅詩城
user

羅詩城

2002-07-01

瀏覽數 33,850+

亞翔要做最好的無塵室
 

本文出自 2002 / 7月號雜誌 第193期遠見雜誌

若說半導體、IC(積體電路)產業,是造就台灣今日科技榮景的英雄。那無塵室(clean room)工程業者,營造無虞的環境支援,就可說是最不居功的幕後推手。

亞翔工程是國內無塵室類股的領導廠商,也是國內少數具自行規劃、設計、製造、安裝、測試、驗證到維修等能力之統包工程公司,專攻半導體、光電或生化製藥等高科技產業廠房之無塵室工程。

目前亞翔已完成五座8吋晶圓廠、一座12吋晶圓廠、二座光罩廠、五座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主廠房的無塵室。以台灣十餘年來已完成的無塵室工程計算,亞翔在大型半導體無塵室之市場占有率為16.66%,位居第三,僅次德國M+W及日本TAKASAGO;而在光電則居首位,市占率達26.32%。「一直深耕於無塵室領域的亞翔,在國內堪稱首屈一指,」富邦投顧研究員林茂揚說。

近乎百分之百的成長表現,讓亞翔遮不住耀眼光芒。今年1月甫上櫃的亞翔,翻開近三年的財務表現,盡是亮麗成績。亞翔1998年的營收僅新台幣6.23億元,隨後二年,陸續以97.43%、95.69%的成長率,急劇攀升至12.3億元及24.07億元,EPS(稅後每股盈餘)也繳出11.79元及12.53元的佳績。

布局大陸,積極爭取市場

亞翔亮麗的表現,穩居國內無塵室類股的龍頭地位。去年亞翔營收28.38億元,成長率僅18%,但相較於其他無塵室類股的表現,除同開科技小幅成長2.76%,其餘均是負成長。去年亞翔的EPS仍高居9.13元,反觀其餘同業卻都未超過3元。今年首次納入《遠見》科技精銳200強的評比,就搶占第8名。

二十多年的經驗累積,是亞翔最具競爭力的本錢。1978年成立的亞翔,初期僅是一般不起眼的傳統工程公司,承接一些簡單的空調、水電工程。由於意識到未來趨勢定朝向專業及精密工程發展,開始針對各類無塵室(如生化無塵室、工業無塵室)進行研究。

1990年爭取到偉智科技的電子業無塵室合約,是亞翔成功跨入電子業領域的敲門磚。口碑一做出,接連又爭取到天下科技及漢磊科技的工程訂單。「無塵室也有等級之分,亞翔能做到晶圓廠的無塵室,顯示技術已達最高等級,」林茂揚說。1996年亞翔獲得聯電8吋晶圓廠及SB-C、D無塵室工程,更是技術的肯定。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不僅經驗夠、技術佳,亞翔還有獨特管理技術。據大展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亞翔獲利的關鍵在於擁有獨特的製程化工程管理能力。亞翔的管理模式貼近產業的需求與彈性,能確實掌握品質與工期,且縮短工程師技術養成期,如此才具有與國際大廠抗衡的能力。「由於技術與外商在伯仲之間,加上語言及地利優勢,亞翔闖出一片天,」林茂揚說。

與聯電攜手打天下,是亞翔穩定成長的主因。「聯電與亞翔有多年合作的默契,可說是伴隨聯電一起成長的,」富鼎投顧研究員林川欽說。亞翔共為聯電完成五座無塵室,第一座12吋晶圓廠FAB-12A的無塵室工程也是由亞翔完成。

林茂揚也認為,8吋晶圓廠一座近新台幣350億元的工程,無塵室相關設備占3~5%,約需10 億元。「這麼大的工程案,若是合作伙伴的品質能受肯定,則廠商均有不易被取代的優勢,」林茂揚說。

 聯電雖說是亞翔成長的動力,但亦可能成為最大的阻力。聯電及其關係企業的工程案占亞翔營收的比重過高,「若是一旦關係生變,恐對亞翔有相當不利的影響,」林茂揚表示。

轉戰光電產業,亞翔企圖再創高峰。近來亞翔亦參與了TFT-LCD產業發展的盛況,切入TFT-LCD的無塵室市場。在近年來的十六個工程案中,亞翔就占了五個,是市占率最高的廠商。已完成的TFT-LCD光電廠無塵室包括聯友光電一廠和三廠、奇美一廠和二廠及元太科技。

指向未來商機,亞翔布局大陸。「由於國內晶圓廠已逐漸飽和,去大陸發展是必然的走勢,」林茂揚說。亞翔目前已在上海設立辦事處,並透過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子公司成立懷揚國際貿易(上海)公司,並計畫於1992年在蘇州設立無塵室關鍵材料之生產加工廠,積極爭取進軍大陸市場。

另闢大陸新戰場,政策反覆是最大障礙。林茂揚表示,在大陸的主要競爭對手仍是國外大廠,不過相信以亞翔近年來承攬國內大廠無塵室的經驗,應有相當大的優勢能與其競爭。但誠如亞翔董事長姚祖驤在股東會所言,台灣赴大陸投資政策一直不明朗,這將是亞翔西進的最大阻礙。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