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全年最優惠25折起,現在就是訂閱最好時機!

萊豬還沒進來,但國人愛吃的豬腳、內臟現在就靠「進口」了?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0-11-14

瀏覽數 29,050+

圖/國人愛吃豬腳,一頭豬有兩前腳、兩後腳;前腳是德國豬腳、萬巒豬腳;後腳叫蹄膀;國產量不夠當然靠進口。。聯合新聞網提供
圖/國人愛吃豬腳,一頭豬有兩前腳、兩後腳;前腳是德國豬腳、萬巒豬腳;後腳叫蹄膀;國產量不夠當然靠進口。。聯合新聞網提供

自給率不足 年缺500萬頭豬肉量 產業衝擊正要開始

中午吃飯時間,雲林麥寮小鎮的餐飲店裡,鹹香的肉燥與滷豬腳香氣在空氣中飄動著,挑動食客的味蕾,是庶民餐食裡的人氣小吃;儘管農委會認為,政府開放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對養豬產業影響有限,但產業界認為「溫水煮青蛙」,產業衝擊在開放後才正要開始。

根據統計,2019年,台灣進口8.4萬公噸冷凍豬肉、2.4萬公噸生鮮冷凍冷藏豬雜碎,及7457公噸列為「其他」項目的豬雜碎;這些都流入台北市長柯文哲口中「窮人」吃的團膳、便當店、夜市、鹽酥雞攤、滷味攤,但更廣義的解讀,應是普羅大眾的餐飲吃食,換句話說,進口豬肉早已充斥日常生活中。

國人愛吃豬腳,但恐怕大多都來自進口。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吳勇初表示,一頭豬有兩前腳、兩後腳;前腳就是德國豬腳、萬巒豬腳;後腳叫做蹄膀;前腳脂肪多,後腿脂肪少吃起來乾澀,量不夠,當然靠進口;包括豬內臟、豬頭皮也不夠,也是進口貨多。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108年光從美國進口的冷凍豬腳,就多達3524公噸、107年更有4835公噸。台全珍豬董事長特助張文誠說,台灣一天才屠宰2萬3000頭豬,兩隻前腳做豬腳,「有這麼多豬腳嗎?」用店家當分母,若是地區性的豬腳大王、豬腳名店,說不定一天供應量就占了大半,那其他的豬腳是哪裡來的?

豬肉產業內外夾擊。聯合新聞網提供

豬肉產業內外夾擊。聯合新聞網提供

他說,不只是豬腳不夠,內臟消耗量更大,國人愛吃的大腸頭,就是豬的直腸(約15公分),一頭豬也不過一條直腸,一天供應2萬3000頭豬,也只有2萬3000條直腸,去看隨便一家名店,甚至一個縣市,一天就需求2萬多條,哪家火鍋店、燒烤店敢標榜供應的是國產大腸?

張文誠表示,台灣豬肉自給率不足,平均年消費豬肉的公斤數約36公斤,每頭豬若以120公斤計算,扣掉骨血,大概有80、90公斤的肉,等於兩人吃一頭豬;用2400萬人計算,一年要消耗1200萬頭豬,現階段養頭數約500萬頭,乘以養豬業者常用的1.4養豬周轉率,等於年產700萬頭豬,1200萬頭豬扣掉年產700萬頭,那差額的500萬頭豬肉量一定是進口的。

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張佑誠直言,就算沒有開放進口萊克多巴胺豬,各國的豬肉也是依舊進口,國內養豬戶相互廝殺「這是很殘忍的事情」。他推估明年春節過後,小型、個人豬農必有一番廝殺,挑戰才開始。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本文轉載自2020.11.14「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