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張賢銘過去成功救回負債累累的永冠,並力行改革、內控升級,吃下歐美龍頭廠訂單。這次看準離岸風機商機風起雲湧,他如何帶領49歲的老廠再創高峰?
「取名永冠,就是想當世界第一。」永冠董事長張賢銘這句話,一言道出他的雄心。
走過半世紀,永冠從一個初階的鑄鐵品製造商,如今已能生產近百噸、高度逾六公尺的離岸風機鑄件,躋身成為全球前五大風機鑄造廠,同時更讓全球最大陸域風機廠Vestas、最大工業空壓機廠Atlas Copco等各界龍頭都前來下單,一路走來,得來不易。
永冠原名「新祥」,1971年於台北內湖發跡,在張賢銘父親、創辦人張添全時代,曾遇經營危機,負債達6000多萬。本來在外工作的張賢銘,返家與父親攜手打拚,父子齊力下,企業轉虧為盈。
1985年張賢銘接下董事長後,永冠逐漸站穩腳步、企圖心也更大。當時,永冠為了躋身龍頭廠,還力行「門當戶對」的接單策略,專挑龍頭客戶做生意、自我鞭策,也成了永冠升級的祕密動能。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