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景氣直線下滑,身為國際供應鏈龍頭廠商的i2,也難逃全球總營收呈現負成長的危機。但台灣的市場營收卻在i2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曹衡康的帶領下,逆勢大幅成長47%。台積電、華邦電子、華碩則是帶動此波成長的大功臣。
台灣市場的業績表現,加上亞太市場在全球體系所扮演的分工價值鏈,讓i2總公司對於亞太市場的後勢相當看好。
亞太市場將是i2成長最快速的市場,「營業額可能達到目前總營業額的30%~50%,」國際供應鏈大廠i2全球副總裁G. Brady預估。
尤其供應鏈體系已邁入協同合作階段,更凸顯亞洲市場的重要。G. Brady表示,看好亞太市場,是因為i2許多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客戶,實際生產工廠和元件供應商都位於亞洲。加上先前景氣不佳,「更促使製造業移至亞太地區(大陸),」曹衡康補充。
大陸市場大餅,讓i2相當期待。
根據《財星》雜誌針對大陸所調查公布的前一百大企業名單當中,只有八家是高科技產業,其餘都是傳統產業,甚至前幾名都是石化業、鋼鐵業。
傳統產業的絕大多數比例,讓i2在大陸的產業市場潛力趨於多元,但同時也是突破的困難點。
一般而言,傳統產業資訊化程度相對低於高科技產業。供應鏈管理的導入,需建立在完整的企業資訊平台。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分析師周樹林指出,「大陸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正打得火熱,但企業普遍尚未進入供應鏈管理的應用階段,所以市場有待開發。」
這一點,i2也考量到了。基於大陸企業資訊化程度的考量,曹衡康表示,「i2在大陸將先以大型企業市場開始。」
i2台灣分公司市場戰線則延展到中型企業,並同時推廣新產品線。
i2台灣分公司今年的主力,是透過pronto(針對中型企業規劃的供應鏈軟體)來搶占中型企業市場;並針對大型企業來推廣供應商關係管理(SRM)的新產品應用。
至於今年有沒有機會再創47%的成長佳績?曹衡康堅持「保守」預估今年的成長幅度在20%左右。因為「之前業績雖然很亮眼,但其實壓力很大,」曹衡康寧願先保守估計,再盡力讓實際的成長數字比預估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