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領導人如何推動變革?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2002-04-01

瀏覽數 25,450+

領導人如何推動變革?
 

本文出自 2002 / 4月號雜誌 第190期遠見雜誌

擔任總統快兩年的陳水扁先生,正面臨著民進黨執政後內外轉型的嚴峻挑戰。「內部」為總統應否兼任黨主席;「外部」為行政院三十五個部會的精簡與再造,兩者正都是涉及組織轉型與重整。對這樣錯綜複雜的大難題,很幸運的是,在他擔任台北市長時,就已提出了周延的想法與看法。

1998年春天,擔任台北市長的阿扁為當時天下文化出版的《Leading Change》一書,寫了一篇深入而前瞻的序,題目是「獻給終身學習的未來領導人」。這本書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著名學者科特教授所著。

對在台灣的一般讀者來說,提起杜拉克,就想到他是全能的管理學者;提起波特,就想到「全球競爭力」;提起奈思比,就想到「大趨勢」;提起彼得‧聖吉,就想到「學習型組織」;提起科特,就想到「組織轉型」。

陳市長在序文中指出,本書對「每一位急於改革的領導人來說,可說是提供了一本最實用的教戰手冊」。

這本兩百四十頁的書,架構清晰,文字洗練,曾獲得「金書獎」,以及四十八位產官學界人士的共同推薦。書中的表一(見天下文化所出版的《領導人的變革法則》一書,頁21)就列舉了組織變革中八個常犯的錯誤:

(1) 自滿程度太高

(2) 變革領導團隊不夠強

(3) 低估願景的作用

(4) 願景溝通不足

(5) 放任種種障礙阻撓新願景

(6) 沒有創造近程戰果

(7) 太早宣布成功

(8)沒有將改變深植企業文化中

今天如果陳總統重溫他當年讀過的這本書,一定如獲至寶。因為正是這些或多或少的錯誤,影響了新政府的執政成效。

陳市長在序言中根據科特教授提出的「改革八階段」逐一探討(見表)。

對這八個步驟,陳市長特別指出:「要創造可長可久的改革,就必須靠強有力的領導來推動。」從這一論點來推測,我相信今天的陳總統既傾向總統制,也偏向接受總統兼任黨主席。

在序言中,陳市長再以台北市長的經驗為例指出:「……閱讀本書的同時,也給了阿扁一個省思的機會……沒有大家共同的全力以赴,諸多困難的市政建設根本無法如期、如質完成。這更證明:任何組織若要成功地改革,絕非任何一人所獨自領導,全都得靠領導團隊。」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因此,陳總統也深知除了獨自領導,還要團隊。新上任的游內閣是二十個月之內的第三個新團隊;內閣改組的頻率,正顯示總統對團隊表現的嚴格要求。

接著在序中,陳市長直率地指出:「逐一檢視作者所闡述的八大變革流程時,書中鮮明的實例,就如當頭棒喝般,讓我對於過去無法突破的瓶頸豁然開朗。」因此,他又寫著:「本書所集結的寶貴經驗,是每一位有志投身企業、政府再造的領導人所不能錯過的。」

序言中的最後一段,陳市長提出做領導人應有的條件,敏銳而精確,值得當今每一位政府首長細細體察。他指出:

——領導人必須對未來提出願景。

——將願景傳達給下屬。

——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事權分明、言行一致。

——賞罰分明,以贏得信賴與尊敬。

——要以組織、社會利益為先。

——對於任何阻礙要以誠意與謙卑去溝通化解,不計個人身段、毀譽。

——敞開心胸傾聽、嘗試新事物、誠實反省成敗。

序中也提出了最具前瞻性的警告:「領導人若無法即時改革、順勢改革,終將遭到淘汰的命運。」這段話正可用做當年陳市長送給今天陳總統的最好諍言。

許多領導人花了無數的時間和精力推動組織轉型,卻發現效果不彰;大部分的員工只是隔岸觀火,靜待風潮自己過去。但是在加速變遷的時代中,舊的制度已無法滿足新商場環境的需求,組織轉型勢在必行;問題是,我們要如何才能避免錯誤?

哈佛大學教授科特列舉了組織在推動變革時常犯的八大錯誤,以及企業成功轉型的八個步驟,並以這八大策略為主軸,幫助領導者循序推行轉型工作。

這是一本教導組織成功轉型的指南針,新世紀領導人透過本書,將能成功地擘畫轉型之道。

本書改版本已由天下文化於4月出版,定價280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