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服二個風暴
近年來在台灣及華人世界受邀講話時,常以全球化、兩岸關係、經濟趨勢等為題,就會討論到十個相互關聯的觀念與政策。現在以台灣社會為對象,串連起一棵生生不息之樹(見附圖)。
圖/十個觀念栽植「生命之樹」
但是,這棵生命之樹必須要處理二大風暴,外有兩岸關係的僵持與惡化,內有兩黨(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互鬥與內鬥。風暴要用智慧克服,不能閃躲。
21世紀的頭20年已近尾聲,台灣前景不容樂觀;更不能低估瞬息萬變地緣政治中美國川普的傲慢善變。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在即,他是全球的麻煩製造者,但我仍相信一半以上美國選民的常識與正派(Common sense & Common decency),不可能再容忍他。
回到台灣的「生命之樹」,在小確幸的氛圍下,只要大家付出心力,還是有機會安居樂業及永續發展。
這棵樹的根基建築在「兩岸一家心,兩岸一起興」;樹的頂端是「和」,它是皇冠上的鑽石。「和」是指「家庭和睦」、「和諧社會」,更指「兩岸和平」。
「生命之樹」有十個觀念做樹幹,從最高一行一個字開始,往下延伸,每增一行就增一字,最後一行出現最重要十個字。每一行字,我都有一段解釋,供大家參閱。歡迎每位讀者增減字數與行數,反映出自己內心中所構建的生命之樹。
(二)十個觀念豐富生命
「和」:沒有和平,一切皆空
●沒有開放與經濟,一切空轉。
●沒有教育與科技,一切空談。
●沒有文化與文明,一切空洞。
●沒有和平,一切皆空。
●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諾貝爾只有「和平」獎,沒有「勝利」獎。
「開放」的綜效
一旦鬆綁,減少限制,增加開放,就會吸引到
●人才
●資金
●技術
●資訊
●產品與服務
「競爭力」的提升
它是指增加利潤、營收、財富或國民所得的能力。 因此必須要有合適大環境:
●開放的政策
●改革的行動
●創新的浪潮
●全民的共識
君子之道
●以身作則重信義
●真善美的實踐者
●利人、利群、利天下
跨四道門檻
●跨越科技門檻,進入人文領域,擁有人文心
●跨越本土門檻,走向世界舞台,擁有世界觀
●跨越兩岸門檻,親近中華文化,擁有中華情
●跨越財富門檻,展開愛與關懷,擁有奉獻熱
展現中華情懷
●對中華文化有熱情
●對錦繡大地有深情
●對悠久歷史有溫情
●對本土與原鄉有感情
人生價值「極大化」
●教育與科技普及:個人潛力、才智,機會就可極大化
●開放與經濟擴展:個人獨立、自主,夢想就可極大化
●民主與法治落實:個人安全、信念,尊嚴就可極大化
●捨得慷慨:個人美德、分享,和諧就可極大化
●文明提升:生活品質、社會進步,永續就可極大化
●富強康樂:人民繼往開來,世界地位就可極大化
人民不再白吃午餐
●求學階段,自己的功課自己做
●踏入社會,自己的工作自己找
●建立家庭,自己的幸福自己建
●事業奮鬥,自己的舞台自己創
●夕陽餘暉,自己的晚年自己顧
比「財富」更重要的是「幸福」
●沒有戰爭的恐懼,是幸福
●把軍備費用改做和平用途,是幸福
●把第一流的腦袋不造武器,是幸福
●一心一意構建和平與文明,是幸福
兩岸一家心.兩岸一起興
●兩岸一家親
●兩岸一家情
●兩岸一家心
●兩岸一起興
●共擁中華情
●共圓中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