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張毓蓉:不忘醫療初衷 ,長照對象不分老少

中山附醫語言治療師教學組長

謝明彧
user

謝明彧

2020-09-17

瀏覽數 71,60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張毓蓉認為,「語治師」要連結不同專業、磨合意見,這些都可透過研究所的溝通訓練培養出來。
張毓蓉認為,「語治師」要連結不同專業、磨合意見,這些都可透過研究所的溝通訓練培養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21研究所指南

研究所的訓練如何接軌職場?畢業如何快速適應產業?《遠見》直擊各產業,邀請各領域畢業的學長姐分享經驗,讓你未來對接職場更容易,更快上手。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選擇亞洲大學長照所?

張毓蓉答(以下簡稱答):我大學讀的是中山醫學大學語聽系,畢業後就進入醫院復健部。除了在醫院治療語聽障礙兒童,也會到各地機構為兒童進行早療。接觸愈多愈憂慮,那些經過早療卻進步有限的障礙或遲緩兒童,長大後的人生要怎麼繼續下去?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孩子需要的是長照體系,我想透過讀研究所,深入解決職場上的困惑,就報考亞洲大學長期照護所。

理解病患家屬心情,做出最好治療

問:貴所給你的專業訓練為何?

答:以前我認為,醫療工作就是照顧「生病的人」,但支撐整個照護體系的是所有相關的人,包括家長、學校、醫護、社福人員等,這些人也必須納入思考,甚至幫忙教育他們。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遠見 X VOGUE/GQ 特價 3,200 元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