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長張瑞明念政大企家班的時候,全班三十人,只有一個女生,她是因為先生過世,不得不接下整個企業。
授與碩士學位的政大EMBA(高階碩士管理在職專班),於1998年開辦,第一屆三十八個學員裡,有五個女生,比例為13.1%;2001年的新生中,女學員比例提高到25.1%。「以前女學員只是點綴而已,現在是趨勢,」張瑞明說。
到EMBA進修,已經成為女性專業經理人學習的趨勢。
不進修會落伍
愈來愈多女性主管念EMBA的趨勢,有賴社會變遷與經濟轉型等因素的促成。
過去以製造為導向的台灣,主管職多是男性天下,現在金融業和服務業抬頭,女性主管增加。張瑞明認為,服務業女性主管人數高過製造業,是質變帶動量變,女性主管多,相對提升報考進修的人數。
社會的刺激也讓女主管多了進修的意願。台灣已經進入學習社會,社會上學習氣氛濃厚,政大企管系所教授林月雲指出,「讓人有不進修會落伍的信念。」
外籍幫傭的出現,進一步節省了女性主管處理家事的時間,使她們得以進修。台灣社會的觀念一向奉行男主外,女主內,從孩子教養到侍奉公婆的責任,都在女性。「外籍幫傭使女性從家庭中釋放出來,」張瑞明如此形容。
事實上,女性主管畢竟還是少數,要讓人賞識,還是得加倍努力。林月雲以自身的經驗指出,女性本身要非常有能力才能勝任主管職,要證明自己的實力,當然也要不斷進修,增加競爭力。「就像種子本身要很健康,才會發芽長大,好的公司和環境都是沃土,」林月雲比喻。
女性主管念EMBA雖已成為趨勢,但是必須跨越不少門檻。
工作上的推力,使女性主管心中燃起更上一層樓的想望。若一位女性主管的表現受到肯定,看到了升遷的可能與進一步發揮的空間,她會很有進修的意願。
然而,孩子的照料問題,讓女性主管進修時常三思而後行。孩子在襁褓時,女性主管幾乎很難有時間進修,張瑞明指出,很多有子女的女性主管,在孩子五歲或上小學以前,都放棄或延後進修。
以台大EMBA為例,台大EMBA執行長李存修表示,台大EMBA學生平均年齡約41.7歲,小孩一般在國中階段,育兒方面的負擔較輕。
過來人也都建議孩子還小的女性主管,先陪伴孩子。讀了三個不同高階管理班的怡富投顧董事長宋文琪認為,家裡寶寶還小的女性念EMBA並不適宜。最近她才建議一個女同事,其優先順序不是念EMBA,而是照顧小孩。
因為小孩需要母親的陪伴,不能瞭解媽媽上學的意義,只會覺得媽媽不在身邊,很痛苦。宋文琪覺得,等小孩上小學中高年級以後再去念EMBA,那時候小孩會很高興地知道,媽媽也在上學,反而得到另一種啟發。
女性主管兼顧家庭、學業、事業,蠟燭兩頭燒,必須有更多智慧求得均衡。女性在人生某些時點上需要衡量,林月雲表示,若決定結婚生孩子,就要有智慧解決各種問題,「至少不能把小孩當負擔。」
女性對於成功的定義很複雜,不是事業成功而已。林月雲認為,若因為事業,小孩變成問題兒童,一點都不值得,也不算成功。「很多時候要放得下,人的一生很長,不必為了短短幾年,捨棄婚姻和家庭,」林月雲語重心長地建議。
其他家庭因素也是種種影響女性主管進修意願和時間的拉力。張瑞明指出,婆媳和諧、夫妻感情良好、孩子教養沒問題、公婆與父母健康無虞等條件都要俱足,女性主管才能行有餘力去進修。相較於男性,「男性主管就了無牽掛,放出去像氣球一樣,」張瑞明說。
巾幗不讓鬚眉
女性主管念EMBA,背後要許多條件因緣俱足,她們有些相同的特質,也都特別珍惜進修的機會。
就學校取才來說,台大和政大EMBA都希望招收有成就、有潛力的學生。報考EMBA的女性主管需具備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雖然不見得個個都要是董事長、總經理,不過在工作上應有良好表現。「我們希望培養未來的領導人,而不是現在的領導人,」李存修說明挑選學生的原則。
未來在事業上仍有成長空間則是另一個要件。也就是說,這些EMBA學員都讓校方看到了她們日後的潛力。「學員進來的時候,是『政大以你為榮』(因為她們有名氣或事業成功),希望她們出去的時候,是『你以政大為榮』,」政大企管系EMBA執行長樓永堅希望學生透過學校的平台,取得未來發展所需的知識,從而事業有所提升。
除了事業成功,又具潛力的共同特質外,念EMBA的女性主管相當上進,有自主觀點,身體健康,也很有韌性。
這些女性主管念EMBA,來自於她們的上進心,想要學習更多。大眾電腦第二事業部總經理徐靜珍掌管一個事業部後,覺得過去憑直覺和經驗管理,結果出來前,不知道對錯,所以希望更充實自己,報考EMBA。念了EMBA後,不僅整合經驗和理論,還可以激發新點子。
宋文琪在政大先後念EMBA和CMBA(Continued MBA),也正好配合工作上的提升和需要。除了學習所需的專門知識外,也增添了自己的信心。「否則我也許不太敢接受工作上的新挑戰也不一定,」宋文琪說。
這些潛心進修的女性主管,都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會人云亦云。徐靜珍認為,工作這麼久,一定有自己的判斷,她很早就學會不在乎他人的言語。「只要不是為了個人私利,做什麼事都不用怕,」徐靜珍相當有自己的原則。
穿梭在家庭、課業、事業間,念EMBA的女主管身體健康很重要。舉例來說,宋文琪打高爾夫球保持體能,徐靜珍也會泡泡菊花枸杞茶養生。
不同學校的EMBA學生,也會以球會友,不僅健身,也拓展人際網絡。李存修指出,台大EMBA班有個高爾夫球隊,平時運動,每三個月則會和政大、台科大的EMBA來場高爾夫球賽,參加的學員也有不少女性。
台灣女性在職場付出心力外,還要照顧家庭,進修機會比男性得來不易,因此特別珍惜,求知欲甚至比男性強。樓永堅舉例,從政大公企中心進修班次看來,連聽演講、音樂會的人,女性都比較多。
比男性克服更多困難才能進修的女主管,在課業表現上和職場一樣,巾幗不讓鬚眉。以台大EMBA為例,2000年學業優良獎,三年級的五名得獎者中,有兩個女性,第一名是台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室副主任王瑞瑜,學業平均成績也是全年級唯一超過九十分的學員。
知識經濟時代下,學習是不可逆的潮流。念EMBA的女性主管掌握了趨勢,因此在妻子、母親、媳婦、女兒的多重扮演外,重拾學生角色,也為自己和事業增添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