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業務生活忙碌,我依然修滿美國註冊會計師考試中要求的學分。像這樣透過對業務環境的分析,找出零碎時間來學習,最終必然有助於達到極大的成果。時間就是金錢,至於在忙碌的生活中騰出的零碎時間,自然就是零錢。零錢也是錢,零錢累積下來,就是一筆鉅款。只要領悟出將零錢累積成鉅款的技巧,就算是過著忙碌生活的職場人,也能親身見證「聚沙成塔」的巨大發展。(本文摘自《下班後1小時的極速學習攻略》一書,以下為摘文。)
想要在忙碌時高效學習,必須仔細分析業務環境。分析業務環境後,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再根據目標決定學習方法。忙碌的職場人想要高效學習,務必先從業務環境開始分析,再設定可行的策略。
偷時間學習的三技巧
「你怎麼會有時間學習啊?」這是職場同事最常問我的問題。我是怎麼騰出時間學習的?仔細回想,可以總結以下三點技巧。
善用機器的勞動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些經常要做的動作。如果能找出最有效執行這些動作的方法,並加以實踐,就能在平時節約時間。這時最重要的,是區分機器可以替代的事情和我必須親自做的事情。接著考量機器作業的時間,決定動作的順序。
舉例來說,下班回到家,按下電飯鍋的煮飯鈕,就能省下煮飯所需的時間(大約35分鐘)。在電飯鍋煮飯的同時,還能完成其他事情,像是洗完澡後,邊看電視邊準備幾道配菜。完成這些事情需要25分鐘,剩下的10分鐘便可以事先檢查當天要學習的內容,一邊等飯煮好。利用這種方式,將平時經常要做的動作交由機器代勞,有助於騰出學習的時間。
減少轉換成本
所謂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是指從目前使用的貨幣、產品轉換到另一種貨幣、產品時產生的成本。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這種轉換成本。上班進辦公室後,通常不會立刻處理業務,而是先向同事打招呼,寒暄幾句,之後才真正開始工作。這時,從上班進入工作狀態所花費的時間,也可以稱為轉換成本。根據一項研究指出,轉換成本降低了公司20%到40%的業務效率。
該如何減少轉換成本?舉例來說,在上班途中事先想好今天的待辦事項,就能在進辦公室後立刻投入業務中。利用這種方法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減少轉換成本並提高業務效率,便能騰出學習的時間。
一次解決簡單的瑣事
想要在一個小時內解決十件各需要花費10分鐘的事情,該怎麼做才好?一一處理這些事,總共需要100分鐘;一次處理兩件事情,需要50分鐘,只花費一半的時間。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最好一次處理兩件簡單的事。
我一般用餐時看電視新聞,或者在上下班時間打電話問候朋友。也會利用上廁所的時間看網路新聞,掌握世界脈動;運動的時候學習英文。只要像這樣養成同一時間處理兩件事的習慣,也有助於騰出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