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國內的通訊趨勢,2002年可以說是「寬頻年」,寬頻服務價格降低帶動寬頻需求成長,寬頻需求又反饋到寬頻設備生產上,形成一良性循環。
在通訊應用服務方面,語音成長趨緩,寬頻數據服務則可望刷新紀錄。截至今年1月,ADSL(非對稱式數位用戶迴路)用戶已經突破一百萬,這波ADSL熱在2002年將繼續延燒。
「今年ADSL價格戰還會再繼續,」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通訊產業研究組組長吳顯東預測,在一、二類電信業者「共襄盛舉」下,消費者將能用更低的價格享受到寬頻服務。
此外,為因應兩岸頻繁的商務活動,VPN(企業虛擬網路)也成為電信業者今年的重點業務之一。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產業分析師王蕙君表示,企業使用VPN服務,可節省龐大的通信費,雖然初期建置成本並不便宜,但「大概三個月左右就會回本。」
至於擾攘了幾年的3G(第三代行動通訊)執照創下競標一百八十回合的世界紀錄以後,終於塵埃落定,但要推出服務恐怕還需要一段時日。
電信總局副局長高凱聲形容,3G有點像公益彩券,不確定會帶來多少實質效益,「但一券在手,希望無窮嘛!」他表示,3G至少還要兩年左右,才能夠普及。
寬頻成長帶動硬體需求
在硬體製造方面,由於寬頻需求大增,ADSL設備與WLAN(無線區域網路)產品將是最具爆發力的產業。在終端產品部分,大陸手機需求持續爬升,對台灣手機代工廠是一大利多。
根據工研院統計指出,2001年台灣WLAN產品(如無線網路卡、無線橋接器等)出貨量高居全球第一(市占率約60%)。繼正文、智捷等WLAN產品廠商傳出捷報以後,國內一線通訊產品大廠如智邦、友訊也都紛紛加碼生產。此外,今年WLAN晶片成本可能再度下跌,生產成本降低,預計終端消費產品價格還會下滑。
「在3G服務上路以前,WLAN不失為一個替代方案,」瑞銀投信分析師孫積儀表示。
但元大京華投顧研究員王文宏分析,目前WLAN產品還是比有線產品昂貴,消費者若要使用無線上網服務,光是設備(無線網路卡與橋接器)就得花上近萬元。他建議電信業者可仿照大哥大業者用手機綁門號的搭售策略,補貼設備費用,才能帶動WLAN的需求,「寬頻若沒有起來,WLAN的需求增幅有限。」
事實上,已經有業者採行搭售策略。譬如PChome與曜正科技合作,推出ADSL無線上網服務,以及優惠的網路卡,並以租用方式提供橋接器,正式向有線寬頻服務業者宣戰。
在手機部分,由於之前的庫存已經消化殆盡,加上手機大廠釋出訂單,台灣手機出貨量可望大幅成長。資策會市場調查中心預估,台灣廠商2002年出貨量可達兩千四百八十四萬支,比2001年增加近一倍。「尤其是大陸訂單,台灣手機廠是人人有機會,」吳顯東說。
科技名詞小檔案
ADSL(非對稱式數位用戶迴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一種利用傳統電話線提供寬頻上網服務的技術。下行(從網路提供者到用戶家)的頻寬比上行(上傳資料)的頻寬高,故稱不對稱。
WLAN(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和有線網路的應用完全相似,唯一不同的是WLAN是利用無線電波、紅外線或雷射光當作資料傳輸的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