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不再獨尊學術 未來大學價值多元

六大面向、39項細指標〉文法商、私校、技職大躍進

謝明彧
user

謝明彧

2020-06-29

瀏覽數 44,40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圖/未來大學強調實作課程。蘇義傑攝
圖/未來大學強調實作課程。蘇義傑攝

本文出自 2020 / 7月號雜誌 誰偷走我的客人

本文未完

加入會員,每日免費瀏覽 2 篇限定文章


成為訂戶,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遠見看世界訂閱優惠 特價 2,480 元

過往大學評比,往往最重視一所大學的「學術表現」,但隨著學生學習自主化、未來大學必須建立差異化,單一價值觀開始瓦解,大學評比的關注點,也開始更加多元。 

一般來說,大學有三大任務:教學、研究及服務,過往評價大學的表現,總是聚焦在學術表現,反而忽略了教學品質、社會貢獻的成績,但近年來已開始翻轉。

去年,國際最權威大學評比之一《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度公布了「大學影響力(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排名」,評比各大學在環保、平權、社福上的表現;教育部近年也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徵選與獎勵,強調大學也應重視服務與教學的成果。

《遠見》接軌國際趨勢,大學排行榜每年不斷調整指標與比重。去年新增財務面向,反映近年私校退場問題;今年更將細指標從35項擴增到39項,除納入大學社會責任指標,並將教學表現比重拉到15%,真實反映整體表現是否符合時代價值。

「遠見大學排行榜」六大面向,分別對應了大學在教學、研究與服務的成果,今年,又是哪些大學取得卓越的成績?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