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十年,連接器大廠貿聯年年營收創新高,論獲利,近三年更每年賺超過一個股本。在績優股及特斯拉供應商的雙重光環下,貿聯走路有風。
其實,貿聯的車用業務僅占一成多,來源多樣的各式訂單,才是競爭力勝出的關鍵,包括IT、醫療、家電等,手握惠普(HP)、戴爾(DELL)、奇異(GE)、博世(BOSCH)等國際一流企業的大單。
長年坐鎮美國矽谷總部的貿聯董事長梁華哲,對貿聯的成就卻雲淡風輕:「沒想到會做成現在這樣。」而漂亮的財報後,潛藏著貿聯的兩大絕招:多角化經營,並且靠併購不斷搶占市場。
絕招一〉勇於併購 搶技術、搶客戶、搶市場
半導體工程師出身的梁華哲,在美國工作時接觸線束產業,看準PC市場蓬勃發展、毛利不輸半導體業的潛力,而在1996年決定創業。
不過蜜月期並沒維持太久。當時貿聯以在美生產桌上電腦連接器為主要業務,但卻發現訂單愈來愈少。原來PC製造移往亞洲,再加上美國電腦客戶經歷整併潮,使客戶減少、集中。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