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留20%緩衝?如何在經濟衰退時,不做傻事、守好資產?

胡偉良
user

胡偉良

2020-06-20

瀏覽數 39,90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這次的疫情所造成的經濟狀況也許是近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衰退。衰退的時候人就會恐慌,人在恐慌的時候就會不理性,不理性的時候也許就會做傻事。

如果是在資產管理方面做了傻事,結果可能會非常要命。那麼如何才能在衰退期間不做傻事?如何管理好手上的資產?

當前,我們正面臨著一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

美聯儲和美國政府試圖通過刺激措施、撒錢、降低利率、回購債券以及大印鈔票等來修補經濟裂縫。

在全球經濟不樂觀的當下,你有7種處理的方式,包括:現金、銀行存款、黃金、資產、股票、債券、房地產。

這七類裡面各類所占的比例叫做「資產分配」。這種比例分配在好光景和困難時期(就像現在)是會變化的。在全球經濟衰退期間,要做好這七類資產的分配。

在經濟衰退期間,達到歷史新高的只有恐慌,而這也是做出反應和保護資產最糟糕的辦法了。

賣出即鎖定損失

全球經濟衰退當中大家完全忘記了一件事:你只有把資產/投資賣出才會虧錢。賣出會鎖定你的損失。反之,不賣就不會虧錢。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不盲目購買資產

如果你購買特定資產,那是因為你瞭解這項資產並做出了明智的決定。你是花了很多時間做了各種研究才做出這一投資決策的,任何跟這一決策背道而馳的行為都會讓你的所有辛勤勞動變得無用。

增加避風港

衰退的時候所謂的避風港叫做黃金。當大家一片恐慌的時候,大家就會去買黃金,因為他們可以自己持有黃金,而黃金是一種稀缺資源,不會被通貨膨脹或不斷印鈔的政府發錢的行為給毀掉。

要把多少錢放到黃金這樣的避風港取決於你。有著良好業績的知名金融專家,比方Ray Dalio ,推薦的比例是資產的10%。

把錢存進銀行

這是很保守的方式,沒有收益,但至少你能保命。

僅為情境配圖。陳之俊攝

僅為情境配圖。陳之俊攝

政府大量印鈔的問題

流動效應(flow-on effect)是說印鈔會製造更大的不平等。這意味著什麼?富人會變得更富,窮人會變得更窮,為什麼?

因為富人會利用流入金融體系的資金去購買更多的資產,比方說股票、債券和房地產,從長期來看,這些資產往往會隨著通貨膨脹而上漲。

而其他的人則是用這些錢來買日用品維持生計。如果你沒有可隨通貨膨脹而增值的資產,那麼硬生生印出來的錢會讓你虧損。

擁有資產的人會變得更富有。那些沒有資產的人變得更窮,而他們的積蓄會變得毫無價值。

在經濟衰退期間管理好你的錢的關鍵是要保持冷靜。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當經濟衰退的時候,把所有的錢都放在一個地方可能是虧損最快的辦法。把你的錢在那七個地方挪來挪去是最好的策略。

經濟衰退的時候,股票會有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一支股票都不要有。正常情況下,你的可能會把20%資產配置到股票上,而在經濟衰退期間,你可能會降到5%。要根據你的個別情況來調整每種資產型別的百分比分配。

比方說,如果你有孩子,那麼跟千禧一代相比,養家餬口可能是你的首要任務,那麼要把你的錢存到銀行,最好還要分散到不同的銀行。

太貪婪會毀了你的未來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人在經濟衰退的時候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貪婪。貪心會讓你丟掉工作,甚至讓你的資產一夕歸零。

怎麼才能防止貪婪?要留出20%的緩衝區。

估算一下自己需要多少錢才能熬過衰退,然後給那個數目再加20%。多留點錢來付賬單和房租。

經濟衰退迫使一切大拍賣——喜歡買便宜貨的人會很喜歡

我們可以用多種辦法來看待衰退。

幾個月前,那些科技股的價格還高不可攀。但在股市熔斷後變成便宜貨了。但可惜這樣的好時機持續的很短,我們還沒反應過來,股價就又反彈。

經濟蕭條就是積累財富和白手起家創業的時候

經濟衰退未必就非得是令人難過。對於許多有企業家精神的人來說,經濟蕭條就是積累財富和白手起家創業的時候。

衰退是個機會,這要看你怎麼看它。

在衰退的時候金錢可能會變成詛咒,在經濟衰退期間,錢可能變成你的巨大痛苦。為什麼?因為你想保護好你的每一分錢。

看著多年的投資回報一落千丈會很難受。真正的有錢人的誘惑在於囤錢。在經濟衰退當中失去理智往往是有錢人。

失去錢比失去愛人的感覺可能還要糟。他們的現實世界被金錢弄得一團糟,他們靠積累金錢來獲得認可和自我價值。億萬富翁就是金錢的囤積者。

或許你不需要更多的錢。或許你需要換個角度看待金錢,這樣它才不會變成迷戀,然後再變成詛咒。

必要時持幣觀望、追隨智者

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手裡有現金是有好處的。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做,那麼應該找一個對的人,這個人誠信夠、知識足,跟著他走會是一個最好的方式。

(原文刊載於《台灣商務平台》;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