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做官沒什麼興趣!」這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聽到自己是科技人心目中經濟部長最佳人選的第一個反應。
張忠謀在世界華人數學家會議場外表示,自己對做官沒興趣,也不知道為什麼科技界認為他適合擔任經濟部長。
在每次內閣改組之際,媒體所做的民調中,張忠謀總是眾望所歸,成為企業界或民眾心目中理想的財經首長人選。雖然他每每堅稱「沒興趣做官」,違逆了民意,但每次民調仍給予極高的呼聲。
一位受訪的科技企業發言人即指出,從國民黨時代到民進黨執政,檯面上的財經首長多是老面孔,即使專業有餘,但政治包袱太重。張忠謀在業界的地位及專業,論事客觀而沒有包袱,眾望所歸其實正反映業界對現行團隊專業的疑慮。
面對企業學術界在會議中提出有關台灣未來該如何發展的問題時,張忠謀清楚地勾勒出一個經濟建設藍圖。
張忠謀指出,依據經濟學上學習曲線的原理,像台灣這樣的後進者,要趕上歐、美、日等先進者,必須選擇發展高科技這類成長率高的產業。因此,目前台灣表現較為強勢的半導體產業應該繼續保持競爭力,不過,長遠來看,台灣的未來在設計這種智慧財產集中的行業。
列名最佳經濟部理想人選的張忠謀,也提出台灣需要領導階層的看法。張忠謀表示台灣需要一個世界級學校,培養有創造力、獨立思考能力、終生學習能力和進取冒險精神的優秀人才。張忠謀認為國內沒有培育這類人才的大學、亞洲也沒有。全世界符合一流學府標準的學校,以美國哈佛為首,在美國約有六、七間,英國只有一所。
張忠謀強調政府跟企業領導人必須以科學的方式領導,指出唯有透過科技教育才能增強領導人的決策能力,使組織結構扁平化。(徐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