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期時,爸媽常要他乖。青春期時,爸媽常怪他不乖。
什麼是不乖?標準答案是:「不聽我的!」不聽的範圍,有大有小。有的是某種習性,比如:房間不整齊、東西亂丟、不愛讀書、沉迷電玩……。有的是選擇:「要他好好念普通高中,他偏偏要去念美工」「跟他說不要跟某人做朋友,他偏要」之類。
我基本上比較傾向於阿德勒的心理學:中性行為不要嘮嘮叨叨。
中性行為,叫做不影響他人之行為。如果他有自己的房間,而他的房間很亂,還沒有到影響家人環境衛生,那麼,你就讓他亂,不要一邊整理一邊念。
他成績不好,那也是他自己要負責的。你真的擔心,就要好好找到原因,碎碎念反正沒用。你只能輔導,不能夠出手。如果孩子跟人比中指,到處找人打架,那麼就不算中性行為了,當然要管。沒有人喜歡過度寵溺孩子,但父母常不自覺管得太多。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