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年返鄉改造當地已蔚為風潮,但嚴清雅卻相反,是退休後返鄉投入社區工作的案例,他挖掘老街本地的藝術文化,吸引遊客。
這幾年,青年返鄉案例受到重視,在台灣各地掀起風潮。但也有人老年返鄉,運用人生所累積起的經驗智慧,幫家鄉奠定發展根基。現任太平村長,也是太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嚴清雅就是一例。
太平村位於1,000公尺高的山腰上,向上可以仰望2,500公尺高的阿里山,向下則可一覽北港溪中下游所蜿蜒展開的嘉南平原。自清代起,這裡就是山產運送到嘉義市區的集貨站,人潮聚集,自然形成一條至今人潮不斷的太平老街。嚴清雅就誕生在老街上,12歲離鄉到外地讀國中、高中、軍校,然後任軍官、教官,轉學校行政職直至退休,50多歲才返回老家。
嚴清雅笑著說:「我退休回來,應該算老人了,但當時太平村比我年紀大的比比皆是。我還算是年輕的。」當年太平人口不過數百,政府投注經費少,基礎建設不足,「幫太平找財源」的念頭,從嚴清雅心中浮現。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