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次的黃文詣返鄉後,發現青農單打獨鬥太辛苦,於是成立聯誼會,組織社區青農,一起解決問題、追求成長,更舉辦戶外餐桌,與7-11異業合作推廣農產品。
說起苗栗大湖,許多人會直接聯想到草莓,但有一群年輕人想翻轉「大湖只有草莓」的典型印象,為家鄉找到更多發展可能性。這就是黃文詣及夥伴們的共同目標。
黃文詣曾在彰化任職生技公司6年,2014年返鄉,發現要做社區發展,單打獨鬥不是辦法,恰巧同樣經營木材廠的父親友人之子藍凱瀚與妻子張書榕也回鄉,與黃文詣一拍即合,開始思考能為地方做些什麼。
舉辦青年論壇,激盪新思想
2016年,他們首先成立「返青富民」聯盟,有別於原有的青農聯誼會,不論是否務農都可以加入這個社群網絡。
聯盟進行的第一件事是舉辦青年論壇,由藍凱瀚無償提供家中老木材廠場地,每月固定邀請講者前來分享,包括泰安觀止董事長江德利、大湖鄉靜湖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鴻均等。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