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策略投資部的業務是什麼?
A:很多人以為這個部門是風險投資,其實不太一樣。我們部門是利用資本因素促進公司發展,帶領公司進入新的領域,也就是以投資方式的策略聯盟,促進公司主流業務的發展。比如今年6月我們和美國線上(AOL)策略聯盟,最近和台灣技嘉科技的合作。
Q:可否介紹聯想今年組織所進行的調整及未來策略?
A:聯想剛改組為六個業務方向:包括消費資訊科技(IT)、企業IT、IT服務、信息服務(Internet Service)、手持設備及合同製造。我們所有的產品都是以網際網路(Internet)為核心而發展出來。在製造方面,我們想開發中性品牌,也就是以OEM(原廠委託製造代工)擴大經濟規模。製造業最講求的就是規模,以前我們只能生產自己的品牌,現在我們可以替其他大廠代工。
以策略投資部的角度來說,現在我們重點支持資訊科技服務這部分,也就是向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今年聯想在技術及服務上轉型,從硬件(硬體)到軟件(軟體)以及諮詢,全都是資訊科技服務的重要內容。
Q:和技嘉合作的下一步?
A:我們對於未來的合作伙伴,都希望雙方能做到更好、更深的關係。未來聯想系統上的生產製造技術,以及台灣高科技的生產製造技術是否進一步交流,或是共同研發,都可以再討論。就好比結婚的目的就是要白頭偕老,結婚不是為了離婚。
Q: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大陸產業,特別是IT產業的衝擊是什麼?
A:就大陸整體來說,因為技術不是最領先。WTO開放後,國外的先進技術進來,再加上美國的管理理念,對中國大陸反而是件好事,可加劇國內的競爭力。就IT產業來說,其實在加入WTO以後影響不大,因為IT不是中國封閉的產業,也不是政府保護的產業,早在加入WTO之前90%的世界IT大廠就已經進駐中國。在稅務方面,國內外廠商沒有太大的區別,國內產業並沒有太大的優勢,不像汽車工業的保護政策。
從IT產業我們可以往前看、往後看,我們從彩色電視的發展過程來分析,可以看到個人電腦的明天,通訊產業的後天。怎麼說呢?由競爭趨勢來看,當一個高科技產品剛出來的時候,其他公司尚未有這個技術,或是技術還不穩定,在這個時候國外的產品有極大的優勢。例如八○年代的彩色電視,國外剛引進大陸時,當時市場都是國際(Panasonic)、日立(Hitachi)的天下。但是現在,國內前十名的彩色電視機,沒有一家是國外品牌。
市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國外持有技術優勢,等到技術都普遍成熟之後便進入到第二階段,這時候國內廠商也加入市場,並且帶動了一大批國內廠商的競爭,這時候就到了第三階段。我認為現在手機是第一階段;個人電腦到了第二階段;而彩色電視機已到達第三階段。
如同現在的手機市場,目前市場占有率前幾名都是國外廠商如諾基亞(Nokia)、易利信(Ericsson)的天下。當一項技術成熟之後,用戶在選擇產品時將不看重技術,而是以行銷管道、產品定位及售後服務取勝,就好像現在有兩把槌子,一把是美國製,一把是大陸製,你會選哪一把?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
只有能夠把握客戶的需求,市場的行銷管道及地理優勢,才能成功。所以我覺得聯想個人電腦將來在大陸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不是戴爾(Dell)、康柏(Compaq),而是其他的大陸的廠牌。
Q:如你所說手機現在發展到第一階段,你如何看大陸的手機市場?
A:正如我剛剛說的,手機現在從不成熟進入成熟的階段,許多手機製造商都和大陸有合資企業的方式。大陸的手機市場就使用人數來說絕對是世界第一,手機的用戶會朝兩個方向發展:第一種人是白領階級,這方面的人需要的技術層面高,用途也要結合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個人電腦等無限通訊產品,他們所看重的產品是服務內容的增加,提高服務的品質。另一種人是只對通話有需求的人,所占人數也很多。他們所使用的手機主要是通話功能,所著重的是外型輕巧方便、時尚性及價格。所以需提供成本愈來愈低,且一般人有能力購買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