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就是要讓你刪不掉!《發哨子的人》引爆中國網路集體軟性抗爭

艾芬:早知道有今天,管他批評不批評我,「老子」到處說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0-03-13

瀏覽數 75,350+

「發哨人」武漢醫師艾芬(左)與「吹哨人」武漢醫師李文亮(右)。取自微博
「發哨人」武漢醫師艾芬(左)與「吹哨人」武漢醫師李文亮(右)。取自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大陸《人物》雜誌3月號,一篇「吹哨人」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的同事、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的專訪《發哨子的人》,10日在網上登出後,因為有太多令大陸官方難堪的內容,文章很快就被封鎖刪除。

然而,和過去每天成千上萬篇網路文章遭封鎖不同的是,這次刪文,引爆大陸網友自主發起「接力發哨人」行動,許多人發揮創意以各種不同形式讓文章在網上「復活」,形成一次罕見的網路集體軟性抗爭行動。

早前有報導稱艾芬也是「吹哨人」,但艾芬說,她不是吹哨人,而是「發哨子的人」。

去年12月30日,艾芬拿到一份「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毒檢測報告,她用紅色圈出「SARS冠狀病毒」字樣。後來一個大學同學問起,她就將報告拍下傳給這位也是醫生的同學。

結果當天晚上,這份報告就傳遍了武漢的醫生圈,轉發這份報告的人就包括那八名後來遭武漢警方訓誡的醫生。

這也為艾芬帶來與李文亮一樣的「麻煩」,她被醫院紀委約談,斥責她是「作為專業人士在造謠」。艾芬說,她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的斥責」。

因「發哨人」艾芬的專訪被封鎖刪文後,形成一場罕見的網路集體抗爭行動。取自微信公眾號《洞域》

因「發哨人」艾芬的專訪被封鎖刪文後,形成一場罕見的網路集體抗爭行動。取自微信公眾號《洞域》

在這篇7500多字長文中,艾芬詳細敘述這場目前已禍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在官方刻意壓制、隱瞞下,讓艾芬和李文亮等武漢許許多多醫務人員集體眼睜睜地看著疫情一步步蔓延開來,終至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艾芬在專訪中說,「如果這些醫生都能夠得到及時的提醒,或許就不會有這一天。所以當事人的我非常後悔,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我,『老子』到處說,是不是?」

艾芬的專訪是人物雜誌3月號封面《武漢醫生》的第二篇報導,艾芬的「證詞」讓人進一步看清這場「人禍」是如何發生,又導致了多少的悲劇與災難。因此,儘管官方一再封鎖,仍阻擋不了大陸網友以各種創意,接力讓文章持續在網上流傳。

微信公眾號《洞域》稱,這是「史無前例的哨子」,估計12日這篇文章網路上各種版本就突破100個了,閱讀量更將超過30億次。

在上百個版本中,除了英文、德文、越南文等不同語言版本外,還有甲骨文、金文等版本,甚至有摩斯密碼版、電報版、精靈語版、盲人點字版,以及永遠都刪不掉的區塊鏈版。

因「發哨人」艾芬的專訪被封鎖刪文後,形成一場罕見的網路集體抗爭行動。取自微信公眾號《洞域》

因「發哨人」艾芬的專訪被封鎖刪文後,形成一場罕見的網路集體抗爭行動。取自微信公眾號《洞域》

為躲避網管,大陸網友兩天創造出超過100種版本是什麼意義?《洞域》表示,《哈利.波特》系列被譯成30種語言版本,花了20年時間。此次接力創造與傳播,是一次「人民的藝術」。

看著這兩天大陸網友的「行動藝術」,有人說:「又想笑又心酸,笑著笑著就想哭了」;「有些人總是把人民當敵人,最後變成了人民的敵人」。律師陳易偉稱,「很顯然,邪惡陷入了真正的人海戰術」。

但這場許多人眼中「史無前例」的網上集體抗爭,對北京執政當局會構成什麼衝擊嗎?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對此看得十分雲淡風輕,他說,「我覺得這不是什麽大事,就是表達不滿情緒的一種『網上行為藝術』。這樣的不滿情緒由來已久,它們總要通過一些契機和方式釋放出來。」

胡錫進稱,中國互聯網輿論場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玩法」,這當中不斷有碰撞、磨合。他希望的是,這會是一個不斷促進官民溝通和社會理解的過程,別把一些事情看得太重,給接下來的磨合多留一些空間。

大陸一名媒體人私下也認為,熱鬧個兩天,也就過了。2月7日在傳出李文亮死訊後,當時網上爆出多強烈的悲憤,所有人微信都被「刷屏」了,但然後呢?

本文轉載自2020.3.13「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