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新聞學系,2016年畢,現為鏡週刊剪接師。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個科系?
曾海芬答(以下簡稱答):我的人生轉了非常多次彎,高職時就讀土木科,大學卻選擇了室內設計系。讀了一年後,我還是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讀得也非常痛苦,於是下定決心轉學。
最後進入了文化大學新聞系,也意外地喜歡上這個領域。小時候,我就很喜歡看娛樂新聞節目,對媒體充滿好奇,希望未來可以在電視台上班,但從來沒有認真地把它當作志向,這次很幸運地找到自己的目標。
問:大學期間最重要的學習是什麼?大學生活最有啟發的是什麼?
答:新聞系講求實作,透過直接跑採訪,在實務中學習,而且多以團隊合作為主,學習如何合作、溝通真的非常重要。
大學一堂實作課上,我就與組員不合,最後只能與他拆伙,各做各的。但一個人獨自撐起每週一至二則影音新聞真的很辛苦。不過,在每週製作影音新聞的過程中,也讓我對剪輯工作有了很大的興趣,之後在就業考量上,就立志朝著剪輯師的方向發展。
問:印象最深的一堂課是什麼?
答:有一堂課「電視媒介實務」,主要是檢討每週我們所做的影音新聞作品。當時的老師非常用心,不像其他老師僅在上課看到作品,立即給予評語。這堂課的老師會事前看過,課堂上針對畫面中每個細節,像是動作和運鏡等提供建議;看見我們有進步也不吝嗇給予讚美。我們努力做出來的新聞被老師用心對待,真的非常感動。
問:什麼樣人格特質的人適合念這個科系?
答:保有好奇心、敢問、不怕生、懂得充實自己,這是我在業界工作三年來,覺得新聞人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此外,建議可以培養一項自己的興趣,讓自己除了專業項目外,有個能放鬆的方法,有時也可以擴張人脈,甚至應用在工作。(文化大學新聞學系,2016年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