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強化實務操作 讓設計大放異彩

建築與設計學群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20-02-18

瀏覽數 72,000+

圖為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的陶藝燒窯現場。
圖為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的陶藝燒窯現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20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走進「新一代設計展」的會場,各校攤位、人潮占滿整個世貿中心,琳瑯滿目的設計作品映在眼前。功能涵蓋了生活各面向,從點滴導管上防止誤觸的小機關、文創商品的包裝設計、天馬行空的太空逃生艙,到活化舊礦坑遺址的空間規劃,全都是設計系學生從無到有的心血結晶。

展覽風光開張的幕後,是好幾個月的奮戰,要與老師討論、提案、確立設計主題,甚至田野調查了解使用族群,再設計出草圖、模型,歷經評圖、競圖的殘酷考驗後,不斷修正才能得到貼近使用者的最終成品。

與時間賽跑 抗壓性是成功關鍵

開展前幾天,大半夜裡,設計系學生卸下貨車上的道具與木工班一起設置攤位,調整燈光讓作品在最好的狀態下被呈現,累了就在攤位旁邊打盹。不少設計系學生都有以工作室為家的經驗,外人難以理解,設計系學生為何總是在熬夜?

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助理教授周益弘說,時尚業是一個與時間競爭的行業,隨時求新求變,高競爭也意味著高壓力,建議將投入時尚設計業的學生,必須具有不畏苦怕難、勇敢面對挑戰、具高度抗壓性的內在條件,這是想要進入設計學院最基本的門檻。

設計絕對不能靠空想,設計系重視實務操作,學的是創意從發想到著手完成作品的歷程。對於沒有手作經驗的高中生而言,無論是捲起袖子灌水泥、剪布料,甚至完成一張透視的素描,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

國內建築科系要讀五年,例如成大建築系設計組的課程規劃就比工程組還多一年,課程吃重。實作課程需要類似師徒制的小組上課,成功大學、東海大學建築系的生師比分別是11比1、12比1,遠低於大部分科系。

周益弘說,設計系學生擁有基礎的手繪、書寫能力、閱讀習慣及對設計的熱情,只是第一步。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蕭有志認為,建築設計更特別之處在於,學習過程需要大量繪圖與製作模型,適合喜歡動手做、動手畫,對三維空間感興趣的人。

設計實作來自於創作者的理念,在設計概念發想的階段,創意怎麼教、如何學是核心問題。蕭有志說,建築設計是諸多創作行為的一種,平常若有創作習慣,無論是寫小說、寫詩、詞曲創作、戲劇都有助於設計時的發想。

敏銳的觀察力和創意是設計者最珍貴的能力,靈感來源有時出自於社會需求。蕭有志表示,建築設計涉及公共環境與社區營造,需運用理性與感性,藉由同理心去揣摩一種尚未存在的更好方案,適合關心公共領域塑造、社會發展,並具備想像力的青年投入。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台灣地狹人稠,公共建設卻不斷有國外建築師事務所插旗,例如2014年落成的台中歌劇院,即是在台中市政府舉辦的國際競圖中,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

鄰近台北劍潭捷運站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則是荷蘭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的創意,主體建築結合方圓造型,彷彿離地漂浮的星球,外牆如積木向外組合延伸。

這些為城市創造奇幻美感的建築造型,看似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讓學子為之風迷,卻未必是所有設計的依歸。

活用空間專業能力 解答問題

「洞悉問題的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設計相關科系學生的核心能力,」周益弘說,建築設計學群可說是空間專業者,小至家具、工業產品,中如公共建築、校園景觀,大到都市設計的規模。無論在什麼樣的尺度裡,真正能從這個學群中帶走的,就是用空間解決問題的能力。

建築系學生要思考的是,相對於國際建築的浪潮,新世代所要面臨的,可能並非這樣大破大立的建築行動,而是如何應對都市老化與更新的議題。結合文創思潮,當都市空地已逐漸被占滿,仍有更多改變都市面貌的機會,正從不被傳統建商重視的角落萌芽。

除了學習基本功,更要活用空間上的專業能力,以獨特的美感品味,結合各材料工程、法規、調查等技能,重新回答屬於當代建築的問題──如令人詬病的都市亂象、居住正義,或是改善原有的日常空間,更是這個年代給予建築設計學群學生的機會與期待。

【2020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帶您看見高教新策略

延伸閱讀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