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不吃「非正常肉類」之外,基本上我對於各國食物,接受度都很良好。我相信,對食物口味成見愈少,愈不堅持本土化的人,是開闊心胸的人。
最近的土耳其之旅,值得觀光,但也的確考驗了我的味蕾。一般旅行團向來選擇低成本餐廳。更何況知名的餐廳都不收嘈雜的團體客人。每一頓「風味餐」都大同小異,食材應該都是大型冰箱裡放很久的木乃伊。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那著名的跨海大橋上面,一家無敵視野的海鮮餐廳,我們吃了非常難忘的一餐:湯像洗鍋水灑鹽,前菜炸魚的腥味難掩,主餐還是烤魚,搞不清楚是醃不好還是餿掉。
那天拉車拉了很久才到伊斯坦堡,很餓,沒想到期待的海景餐廳竟然……如果它有10分,連麥當勞都100分了!「姑姑,我已經很努力了,因為我真的很餓,企圖吃掉炸小魚,每吃一條都吐了一次!」跟我一起旅遊的姪子苦笑說。
我也哭笑不得。這次我帶了弟弟的兩個孩子和我的孩子一起旅行,所以跟團,本想以不偏食「為民表率」,實在艱難。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