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搭飛機,廣播總告知要為了飛行安全,需關閉電子設備或開啟飛航模式,但近來星宇航空打出全機可上WiFi,也讓許多民眾注意到,原來飛機上可用WiFi,進而好奇WiFi怎麼運作?本報整理出5個飛機上WiFi的小秘密,下次民眾搭機可以留意。
1. 機上WiFi靠衛星
近來,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星宇航空,機上服務打出全機可用WiFi,也讓不少民眾注意到飛機上上網問題。其實,近年來有愈來愈多航空公司提供機上WiFi,華航、長榮也早就針對部分艙等提供WiFi服務。不過,許多人都知道,地面上的WiFi靠的是基地台及地下網路設施而來,那在天空中的WiFi又是怎麼來的呢?
根據長榮航空的機上WiFi介紹,機上WiFi主要是透過飛機頂端的天線,與距離地球36000公里遠的衛星同步連線,再經由衛星訊號,將郵件、訊息等傳到衛星地面站,之後再利用地面網路發送出去。不過,若是在衛星訊號未涵蓋區域,像是極區,或是不准使用衛星WiFi的地區如中國大陸、香港等,網路也無法使用。
2. 共用頻寬網速偏慢
由於是透過衛星發送訊息,過程「長途跋涉」,因此若有在飛機上使用網路的人,就會發現有時候網路有延遲現象,就是因為機上WiFi的頻寬及穩定度不及地面網路。此外,因為在同架飛機上共用頻寬,所以當愈多人使用,網路速度就愈慢。
圖/僅為情境配圖。pexels
3. 飛到規定高度才能用
通常上飛機後,不能立刻使用機上WiFi,而是會等到飛機起飛後,到規定高度之後,才可以使用,一般來說,都是訂定在高空2萬英呎才能使用。
4. 開啟飛航模式
若要使用飛機上的WiFi服務,不論是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都必須設定在飛航模式下,並關閉通訊功能才可以使用。
5. 禁用VOIP與視訊服務
原則上大多數航空公司無法提供VOIP,也就是網路語音與視訊電話服務。除了以保持客艙安寧外,由於飛機上WiFi頻寬有限,為了避免占用大量頻寬,機上禁止使用網際網路串流視訊服務。
本文轉載自2019.12.19「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