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做一位平凡的總統-期望李登輝先生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88-02-01

瀏覽數 13,600+

做一位平凡的總統-期望李登輝先生
 

本文出自 1988 / 2月號雜誌 誰來領導?

李登輝先生已經宣誓為我國第七任總統。

這是經國先生生前深具遠見的一項安排。他挑選了一位本省籍的優秀黨員、有現代學養、有實務經驗、對農民有愛心、對國家有信心、對權力不迷戀、個人又沒有野心及班底。這樣背景的人是一位為國內外、黨內外,以及執政黨中開放與保守人士都可以接納的繼承人。

迫切需要堅強的領導者 

經國先生留下了一個相當安定的台灣,相當富裕的台灣,相當開放的台灣。另一面,今天的台灣也仍有相當多的政治爭論,也仍需要相當多的社會改革,更需要相當多的肯擔當的部會首長。

李總統沒有特殊的實力,正是他最雄厚的實力。

他沒有參加過民選,缺少群眾基礎,正可以超脫地力派系,不受地方勢力的牽制。他沒有眾多的智囊,正可以使他避免小圈子,借重天下之才。他與軍方沒有淵源,也正可以使他按照體制來執行憲法所賦予的權力。

大家的判斷是中華民國以後再也不可能出現一位強勢總統。但這不意味我們不應當有一位堅強的領導者。事實上,在今天的情勢下,我們迫切地需要堅強的領導者。堅強的領導並不等於傳統上他本身要掌握所有黨政軍的實權。

在制度化下,他的權力來自於他的職位,不是來自於特殊的淵源。總統就有總統的權力,如果總統也同時為黨主席,黨主席就有黨主席的權力。超越一分憲法或黨章所規定的權,固然是越規,少用一分也未盡到責任。

在權力運用上,李總統立刻面臨兩項考驗:一是從現在到七月七日國民黨開十三全會這一期間,他如何運用總統的權力(包括調換或不調換行政院長和總統府秘書長等);一是在十三全會中,他是否被推選為黨主席;如果有臨時主席之設,他是否會被推為臨時主席。

在這錯綜複雜的權力轉移過程中,身居總統之位的登輝先生會有所謂黨內開放派的支持,有所謂黨內保守派的猶豫;在權力運用時,又有本省籍人士對他比較高的期許,外省籍人士對他較多的疑慮。如果一上任,就患得患失,取悅於各方,以求得各種勢力均衡,那麼這就是一個痛苦的以及錯誤的開始。

講原則,不講權術 

如果李總統堅守一個原則:按憲法的規定做事,按憲法的道理做事,他就掌握住了最可靠安全的天平。李總統就有一個空前的機會,做一個屬於大家的總統。

同時他也要以平常心來做各種人事的安排。我們樂於見到優秀的本省人出任國防、外交、財經部會等首長;同樣的,優秀的外省人可以擔任交通、內政、法務部長以及省主席。過去執政黨一再宣佈:「任用首長時,不必考慮省籍」,是一句最言不由衷的話。李總統要儘快打破任用人才時省籍上的考慮。

想在變局中搶先一步?遠見週年慶,訂遠見兩年送一年,給你國際政經與前瞻科技的深度導航>

李總統既然是大家的總統,就要用各方面的人才。以後的內閣、省府及台北、高雄二院轄市中,不要排斥任用非國民黨的人才及女性人才。內閣中沒有非國民黨籍、沒有女性擔任首長,所反映的是執政黨胸襟的狹窄。

李總統在決策時,愈少做「政治性」的考慮,就愈會凸顯出率真的個性--講原則,不講權術;講道理,不講利害。這種做法,短期中會受到責難,長期一定贏得讚賞。

受蔣故總統之託,李總統要做一位做事的總統,不能做一位只會做人的總統。做事的總統就是堅強的領導者;做人的總統就注定是一位過渡期的領導者。

在講原則、講道理、肯做事、肯負責的過程中,即使李總統不要在兩年後競選,人民也會要選他;反之,在權力中心還沒有凝集的過程中,就做各種政治性的合縱連橫,就容易「贏了戰役,輸了戰爭」。

李總統的長處不是在用權術,因此就不要被人遊說而陷入權力的鬥爭中,一定要超越權術的運用。寧可被認為「天真」,而不要被認為「老謀深算」。

要有勇氣找合適的人才 

李總統的長處是率真,就要發揮率真的力量,要求所有政府機構,特別是行政院部會,要切切實實做事。如果一些首長是被放錯了的棋子,就要有勇氣找合適的人來出任。國民黨如果要在明年年底的選舉中獲勝,就要從現在開始--不要老著眼於國民黨內部人事的更動,而要著眼於行政首長的調換。再有效的黨團運作,沒有各部會優越表現的配合,是無法得到選民支持的。

經國先生一生以「平凡、平淡、平實二為立身處事的準則,李總統也正可以把這一原則用於處理國家大計上: 

.「平凡」就是一切按規矩,沒有特權。

.「平淡」就是以平常心來面對各種爭論。

.「平實」就是不用權術,開誠佈公。

在民主社會中,這就是一位「平凡」總統的決策準則。這樣的準則,既贏得人心,也贏得權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