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外銀新娘比較好

成章瑜
user

成章瑜

2001-08-01

瀏覽數 12,350+

外銀新娘比較好
 

本文出自 2001 / 8月號雜誌 第182期遠見雜誌

我們股東會已經通過了,先一比一換股,以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當做旗鑑,推上去成為控股公司。

第一階段我們先把銀行頂上去,第二階段就是要在旗下找到最佳組合。

目前已在選對象了,董事會通過以前不能說。但我可以告訴你,我們較傾向從國外挑,因為第一,國內這些集團合作的困難度較高,第二真要講,要挑還是外銀新娘比較好。

合作一定要講互補。我們中信銀最強的就是消費金融市場、我們的通路,我們說要吸收存款、賣基金、信用卡,只要透過我們的分行網路去做推銷都沒問題,可以拿這個出來跟外資做互補,那我們要什麼?我們要對方的產品。

實際上我們已經在跟好幾家談了,尤其是那些在台灣看不見,但在香港、新加坡已經都有的那些最有可能,表示那個外資已經在亞洲布局,現在只缺台灣這一塊,這才是我們所要的對象。

國內銀行壞帳問題太嚴重了,能買的好銀行不多。我們也不打算購併公營銀行,公營銀行不能裁員,沒有績效。

目前浮上檯面的金控公司,我覺得國泰跟開發應該是占優勢。國泰的保險強,富邦的證券、產險強。而我們是強在銀行。那就看將來怎麼包裝,如果是銀行產品,我們會贏,若保險產品,國泰會贏。所以大家勢均力敵,就看你怎麼樣去扶你那個弱的。

像國泰就要加強銀行,我們要加強保險。我們各自會以自己的利基去做擴 張。新光是比較綜合,各方面都做得不錯,滿有優勢。

開發比較強的是工業銀行,且基本上是投資新創公司,所以還有空間,但是他們的團隊強,而且若第二波的生技也可以起來的話,獲利會非常雄厚,足以去養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等。現在我們在看開發的金雞母殺光了沒?

所有股東手中的股票都變成控股公司的股票,好還是不好?第一個大家會問的就是誰會進來?如果是大頭進來,那大家都很滿意,股票會增值。但是進來的如果很弱呢?大家會說我不要,這就叫做集團企業的一種折價。

尤其是大家都說交叉行銷、一次購足很好,那就要小心了,不要人云亦云。我覺得台灣沒有這個能力。

台灣的金融業很弱,跟新加坡香港比較,能力顯然不足,如此一來,要水平擴張結合在一起,很困難。講得更白一點,真的可以讓工作十年多的銀行行員開始賣保險、賣證券?

所謂one stop shopping(一次購足)是一個很tricky(詭異)的名詞,如果今天我把中國人壽和中信證券擺進來,你說是不是一次購足?是呀,所有產品都有啦,但是消費者會買單嗎?

找到最佳品牌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如果違反到消費者的最佳選擇的話,它就會捨棄一次購足而去買他的最佳選擇。

消費者主權和一次購足是不全然相等的,若你是中信銀加上國泰加上元大京華,那真的就是最佳品牌,我就會跟你一次購足。所以我認為一次購足,講這個話的人不太負責,不太以消費者的角度來思考。

所以國內金融業要成立金控公司,要先思考的就是你能不能找到一個最佳品牌來組合。以這個層面來看,我們中信銀就必須去找一個最佳品牌—保險跟證券。

在銀行,我們雖非最好但也是很有口碑,但中國人壽、中信證券在市場上仍未達到所謂最佳品牌的標準,所以要保障消費者福利觀點,我們一定要選擇最佳品牌。中國人壽目前並未納入我們初期的金控版圖。他要先瘦身、強化體質,要靠自己自立自強,或找外資合作,改造自己,總之要先做變革再進來也不晚。

全世界企業的改革平均75%是失敗的,只有25%是成功的,我們中信銀自己要不是五年前痛下決心來改革,原本也是一家信託公司,哪能做到今天這樣!

市場看實力,還要看客戶、看獲利、看能力,總之市場就是很現實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你打不過國泰、打不過新光、打不過南山,你就輸了嘛!

如果我們中信銀不好好做以後也就輸了嘛,你說中國人壽怎麼辦?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是孟子說的。

金控公司出現後,雖說會加速合併,除了互相彼此要看來看去,對方可能還要看我的弟弟妹妹。就好像你要結婚的話,結婚前夕發現要跟對方父母一起住,你一定會猶豫的。

金控公司水平擴張能力需要時間,去做組織融合、電腦資料庫整合、員工觀念訓練等。所以若併的不是最佳品牌,成立金控公司的美意就被破壞了。一次購足,嘴巴講容易,但你的行銷、作業營運、客戶管理、風險控管等,通通要結合在一起。你原來只行銷銀行產品,但現在要行銷所有跨事業產品,徵信審查突然也要從銀行跨到異業去,你完全不懂,所以真的需要很多時間來學習。

我們不考慮選公營銀行。公營銀行不能裁員,沒有綜效。

未來組織整併,像會計部和會計部,資訊部和資訊部,你一定是挑一個好的留下來,才有效果嘛。

環型組織展開來,你行銷打出去,後面的營運、銷售通通都要跟上,不能說顧客上門了你還亂成一團,會被客戶罵死。

所以環型組織要準備好,全員到位,客戶的口碑就來了。要攻下一個山頭,一定是要三加一,陸海空一定要到位,後面聯勤也要跟到。

現在銀行必須做的四件事就是先內部瘦身變革,接下來找其他人合併,再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最後到大陸去。

現在大家都想成立金控公司,我認為如果你沒有能力做到最佳品牌,不要輕言成立。凡事都要經過市場檢驗,優勝劣敗。無論如何,銀行一定要會回到基本面,合併也好,成立控股公司也好,這些都只是方法,讓你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改造。沒有好的基本面,沒達到提升競爭力的目的,就算是成立了金融控股公司,你還是會輸。(成章瑜採訪、李明軒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