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IC(積體電路)設計的熱潮正湧向傳統的家電產業,身為中國最大的家電廠商海爾集團也加快腳步朝向高附加價值的IC設計領域前進。
在面臨大陸即將進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的全球化競爭,家電產品周期快速縮短與世代交替加劇的衝擊下,海爾集團於2000年6月成立北京海爾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成為海爾集團跨入IC設計領域的尖兵。
「海爾把IC設計當成集團的明星產業來經營,」擁有十年IC設計經驗的海爾集成電路設計副總經理陽艷春強調進軍IC設計的決心。
為延續並提升海爾集團在家電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海爾集成電路設計集中全力開發數位家電和網路家電的晶片。初期,海爾開發數位電視視訊產品晶片,然後進一步研發結合數位家電和網路無線通訊的晶片。
此外,海爾集成電路設計公司除了集團自行開發晶片,縮短產品的開發時程與成本外,也要爭取其他家電廠商採用海爾的晶片,以擴大市場。
大陸的數位家電和網路市場都充滿商機,海爾積極卡位。目前大陸政府全力推動數位電視(Digital TV)與寬頻網路建設,為數龐大的類比電視將更換成數位電視,為家電廠商帶來龐大的商機。
再加上,長城寬帶等寬頻系統商在大陸一、二級都市進行「圈地運動」的寬頻網路接入工程,陸續完成光纖到戶的工程,數位家電結合網路通訊的前景炙手可熱。
在數位家電方面,海爾率先切入DTV、HDTV、DVD等數位音視訊產品的晶片;在網路方面,則由家庭內部的無線通訊產品起步。
在數位音視訊產品方面,海爾初期以ASIC(特殊積體電路應用設計)、FPGA(可程式化邏輯元件)切入數位音視訊產品晶片開發,並規劃以台積0.25微米製程進行投片。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出一款MPEG II解碼晶片,預計在2002年深次微米的晶片將可量產。
搶占網路家電市場
除供應海爾集團的數位家電所需的晶片外,陽艷春指出,海爾也積極尋求其他家電廠商的合作機會,以擴大晶片的應用市場。
海爾的優勢在於,不僅提供晶片,還能提供整機設計的完整服務。陽艷春說,目前大陸的家電業者缺乏整機設計的經驗,只能針對單一的零組件進行開發及量產,而在產品的商品化也存在許多瓶頸,「如果只供應晶片,廠商是兜不成整機,必須提供total solution(整體解決方案)。」未來海爾規劃提供IC、系統整機設計服務,協助客戶強化系統的設計能力。
考量到未來寬頻網路深入家庭的趨勢,海爾全力投入以網路家電為平台的網路系統,而且挾著海爾在雄厚的技術基礎,志在參與制定產業標準。
陽艷春表示,憑藉海爾集團是中國最大家電廠商的優勢,海爾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計畫直接主導網路家電的控制、通訊協議與規範的制定,「告訴其他廠商與消費者網路家電如何應用,並提供網路家電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發展網路家電的時程方面,海爾選擇藍芽(Bluetooth)技術。陽艷春考量到目前大陸沿海都市寬頻建設成熟,為了讓集團的所有家電產品能夠網路化,規劃先從家庭內部無線通訊發展,海爾看好藍芽無線傳輸技術的發展前景,致力於開發藍芽晶片。
其中,基頻(baseband)晶片已著手開發,陽艷春預計在一年內將會有產品推出;而技術門檻較高的射頻(RF)晶片設計,由於現今海爾尚未具備相關的設計經驗,為縮短開發的時程,海爾目前積極尋找其他合作伙伴的協助,共同研發射頻晶片產品。
此外,海爾也切入微處理器(MCU)的開發。海爾集成電路設計常務副總經理徐加全分析,隨著網路家電時代的來臨,家電業者對於高性能、低成本微處理器的需求量大幅提升,雖然中國大陸已經是全球主要的家電生產國,但由於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產能不足,絕大部分晶片必須仰賴國外進口,形成發展自主網路家電的最大瓶頸。
有鑑於此,陽艷春表示,海爾將針對中國大陸的家電市場需求,研發低耗電、低成本、高性能的微處理器產品,以供應網路家電所需。
台灣有技術,大陸有市場
面對大陸海爾集團全力朝向數位家電IC設計領域發展的趨勢,元大京華投顧研究員王文宏指出,雖然大陸IC設計產業的研發能力尚未成熟,但大陸定向研究的爆發力不能夠輕視。因為中國大陸的龐大數位家電市場,「就像肥沃的土壤,可以提供海爾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工作。」而這一點也是台灣業者所欠缺的環境。
王文宏進一步分析,反觀台灣IC設計產業由於國內的數位家電市場規模過小,對於數位家電IC的研發投入程度不及PC(個人電腦)的IC設計開發。
雖然台灣的IC設計偏重於電腦領域,但陽艷春依然看重台灣的IC設計業者在進軍數位家電市場的潛在實力。陽艷春指出,台灣擁有豐富的IC設計經驗,再加上優異的市場掌握能力,及強大的商品化速度,可做為開發數位家電的良好基礎,將衝擊大陸新興的IC設計公司的發展。
但陽艷春深信,「台灣有技術,大陸有市場,兩方面在數位家電的競爭才真正開始。」(江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