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資海悅大飯店是東莞長安鎮上唯一的五星級飯店,亞洲光學董事長賴以仁是海悅日式鐵板燒的常客,幾乎每天中午都會帶客戶來這裡報到。鐵板燒的主廚老張去年才從台中來此工作,他說,「信泰(亞光轉投資)平均每天要用到三個包廂。」
包廂裡的有線電視可以收到台灣的節目,賴以仁邊吃飯,邊看著台灣股市大盤行情,今年6月29日亞洲光學股價以254元做收,持續坐穩上櫃公司股王寶座。
面對國際景氣嚴重衰退,亞洲光學透過不斷地降低生產成本,取得關鍵性技術、開發新利基產品,營收及獲利皆穩定成長。
坐落在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區一隅的亞洲光學公司,上櫃時股本只有新台幣5.39億元,即使最近現金增資加上盈餘轉增資,資本額也只有8.69億元,員工也只有四百五十個人,很難與股王的稱譽聯想在一起。
但走進亞光位在東莞的龐大廠區,九千名員工,一天三班制不斷運轉多樣的生產線,生產著全球八分之一的各式光學鏡片,這座由亞洲光學轉投資的泰聯光學及信泰光學廠區,不僅是全世界光學鏡片產量最大的單一工廠,更是亞洲光學八成獲利的主要來源。
亞光是真正中國概念股
「我們才是真正的中國概念股,」賴以仁說。十三年前,正是亞光的擴張期,卻因為在台灣找不到工人,儘管面對六四天安門事件,賴以仁仍然毅然出走東莞,這項決策創造了亞光奇蹟。
十三年來,員工規模由最初的一百人迅速成長到目前的九千人,連員工開飯都要分好幾班,才能紓解餐廳的空間壓力。
賴以仁說,「赴大陸投資是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最快的方式。」大陸的量產規模讓亞光得以順利爭取訂單,但獲利的關鍵還在於技術的提升。
「亞洲光學是一家不斷向高技術挑戰的公司,」賴以仁自豪地說。透過與日本廠商的技術交流,亞光在光通信關鍵技術的鍍膜技術領先台灣同業,並順利跨入光通信元件的領域。
不斷開發新產品,是亞光維持高獲利的策略。三年半前開發的雷射測距儀就是代表作,這項成本與市價相差十倍的高附加價值產品,是亞光接受委託設計製造(ODM)的專業人士用品,目前市場占有率已達50%以上,並且占公司營收的35%。
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新客戶的多角化經營策略,其實正是亞洲光學對抗不景氣的對策,透過風險分散,稀釋不景氣的衝擊。
尼康、理光、奧林帕斯、Pentax、柯達等國際知名相機品牌,都是亞光的客戶,不少客戶甚至由客戶關係變成合資的合作關係。賴以仁說,日本相機廠商早在二十年前就進軍大陸投資,但多因文化差異,有90%鎩羽而歸,最後找上亞光,希望能夠合資設廠,甚至委託代管工廠。
為日商代工,卻在大陸青出於藍。亞光挾著大陸充沛人力的暖流,加上不斷挑戰新技術。完全擺脫了景氣寒流的糾纏。(蕭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