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少子化削弱公費優勢 戲曲學院擬設碩士班攬大學畢業生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9-12-02

瀏覽數 50,550+

圖/國立台灣戲曲學院。聯合報系提供
圖/國立台灣戲曲學院。聯合報系提供

少子化,連公立大學都苦嘆難經營,12年國教下,更削弱了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的公費優勢。台灣戲曲學院校長劉晉立說,為了避免再度缺額,他鼓勵各系老師努力招生,學校會給教師們經費,讓他們去偏鄉學校或育幼院演出並招生;學校也在規劃成立研究所,延伸學生的專業培養,希望透過專業的研究所,向外招收有劇場底、文學底的大學畢業生,最快明年就會提出申請,後年就可設立。

台灣戲曲學院主任秘書林曉英表示,因為國小部和國中、高職部,都有公費制度,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學費是國家埋單。但是12年國教實施之後,公費的優勢無形之中被沖淡了,很多以前願意跨縣市來就讀的學生,已經不會選擇台灣戲曲學院。

劉晉立表示,以前家長看重學校「12年一貫」的制度,孩子不用再升學考試,且高職以下都是公費,所以家長願意把孩子送來戲曲學院讀書。但是,12年國教實施後,學生可以一路往上升,也就不用擔心考不到高中。

「學傳統表演藝術很辛苦」,劉晉立說,學生每天早上5時50分就要開始練功,練到7時半,8時又要上課,且要住校,因此這幾年在招生上也遇到困難。據他觀察,除非是家裡本身就是經營劇團想要孩子繼承家業,或是偏鄉弱勢家庭的孩子才會來讀,至少高中以下免學費,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點誘因。

少子化削弱公費優勢 戲曲學院擬設碩士班攬大學畢業生_img_1圖/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經常利用到各地表演時,積極向外招生。取自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招生資訊臉書

台灣戲曲學院的老師,更經常利用到各地表演時,積極向外招生,希望把缺額招滿。劉晉立說,他鼓勵各系老師去偏鄉學校或育幼院演出並招生。全台灣有很多育幼院,如果能給這些小朋友公費,讓他們學習一技之長,將來也有機會翻轉人生,身為大學,也能盡到的社會責任。

為了開拓更多生源,台灣戲曲學院也規畫成立創作和實作方面的研究所,培養以「戲曲導演」為專業的高階人才。但劉晉立說,若要成立研究所,至少要有副教授以上的師資,但戲曲學院目前各系的師資多為專技助理教授或副教授,他上任後,也很鼓勵教師升等。

劉晉立表示,「傳統戲曲導演」這一塊專業領域的人才,目前在台灣還沒有相關大學在培育,導致學生必須到大陸的中國戲曲學院、上海戲曲學院等等攻讀進修碩士,或是留在台灣的大學念比較不相干的研究所。未來成立研究所之後,可以讓學生有多一個選擇。

劉晉立說,目前因戲曲學院師資尚未達到設立研究所門檻,學校正努力中,明年如達到就會提出申請,最快也要後年才能設立。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林曉英表示,不可諱言,近年招生變得比較困難,因為傳統藝術在台灣在國民教育階段,太少被人看見、了解。

「文化跟教育的傳承,不能只倚賴一間學校在做。」林曉英表示,台灣發展傳統藝術,近年遇到瓶頸,要鞏固藝術的核心價值,除了需要的學校中專業的培訓,但要透過展示和展演對外發聲「被看見」。但是,在我國的國民教育、基礎教育階段,國民的公民文化素養的整體薰陶需要再加強,並不是懷璧其罪,「只由我們一個學校去承擔整個台灣傳統藝術」。

林曉英也說,近年學校很注重產學合作,強調各系跟業界之間更密切的結合和策略聯盟,包括京劇系、歌仔戲系、客家戲系畢業的學生,都能進入劇團工作。今年第30屆傳藝金曲獎,很多入圍者和得獎者都是校友和老師。如果從業界市場來看,學生的出路並不若以前所想像的那麼狹窄。但她無奈表示,業界雖有不錯的成績單,但是並沒有被多數台灣人看到。

本文轉載自2019.12.02「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