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我們可以為了探索世界不顧一切,用僅存的存款買一張廉價機票,只為看盡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我們可以熬夜不睡,在寒冷的山頂用意志力撐著,只為等待日出那一刻感動。於是,旅行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養分,世界就像一本書,令人忍不住一頁一頁的閱讀。
但直到我們長大,才真正意識到,在周而復始的旅行之中,最美的終點永遠是我們深愛的家。而每一次的返家,都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台灣,這座島嶼似乎已不是原來的原點,它因旅行而產生差異,岔出新的線條,反而變成下一場旅行的起點。
家,是旅行的終點,更是夢想的起點。
台灣旅行品牌「TRAVELER 旅行者」創立至今 30 個年頭,以世界頂尖的技術打造機能服飾,陪伴台灣的旅行者們探索世界,以堅實的品牌力深耕台灣在地市場,它的品牌發展史,更是見證了台灣從代工文化轉型為價值展現的歷史紀錄。
為了見證這 30 年創業之旅的變化,TRAVELER 特別推出台灣意象新概念,希望能與台灣的旅人們一起重新探索我們的島嶼,再次認識最深愛的家鄉。
創立30年 以理念為導向經營品牌
「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你帶給別人什麼感覺,」創辦人彭民雄談起品牌理念,眼神炯炯發光,彷彿當年那個一無所有、從零開始的年輕靈魂仍住在他的身體裡,30 年來不曾改變,「創立 TRAVELER 也是一樣,我第一考量不是利潤極大化,而是這個品牌帶給大家的感受。」
TRAVELER 品牌在 1990 年創立,早期,彭民雄採取經銷商模式,靠著自己憨厚、照顧人的古道性格,讓近百間經銷商都跟他購買羽絨衣,在當時零庫存壓力的模式下,TRAVELER 的獲利非常好。但彭民雄卻在 1993 年時決定放棄既有模式與獲利,放手一搏經營零售。
他笑說,可能因為自己不是商管背景出身,所以才敢做這個大膽的決定,「如果我真的有商業背景,早就不敢做囉!這就是所謂的"無知勇敢",讓我敢去嘗試各種可能。」但是,他也感謝當時自己做出這樣的選擇,「每做一個決定,得跟失相繼的都來了,就看你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果我當時一直停留在獲利很好的時候,搞不好我現在早就掛了也不一定?」
不出走台灣 是為了不迷失自我
TRAVELER 採用世界頂尖的科技布料來設計機能服飾,包括以嚴格挑選客戶聞名的美商戈爾,都是 TRAVELER 的技術夥伴,再加上企業內部敏銳的時尚眼光,更讓 TRAVELER 很快的在台灣奠定穩定基礎,擁有超過 60 個線上線下行銷據點。
不過,明明具備了堅強的實力,30 年來 TRAVELER 卻始終堅持在地經營、低調行銷,甚至也不打算上市上櫃,維持獨資經營的模式。彭民雄說,如果僅是為了擴大規模、增加獲利,卻要犧牲掉自己的理念,值得嗎?
許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往往在富裕之後選擇移民他國,彭民雄分享,因為孩子曾在加拿大念書,家人也曾經動過移民的念頭,卻被他一口拒絕,「對我來說,台灣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
生長於嘉義水上凌雲二村空軍眷村的彭民雄,對台灣有著滿滿的愛,從 2000 年開始,因為公司發展穩定,他決定全力發展社會公益,包括長達 7 年參與由基督教救助協會舉辦的「1919 單車環台」,以及最近 3 年開始實行的「幸福巴士」計畫,都是希望能將企業的獲利回饋給弱勢族群。
「騎腳踏車環島這麼多年,我很感慨的發現台灣並沒有變得更好,反而貧富差距更大,」彭民雄在偏鄉的山上,看到許多年長者因為缺乏物資與陪伴,眼神變得黯淡,他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和希望,讓他非常難過,更堅定了他想要維護每個人生存尊嚴的信念,「一定要聽見弱勢族群的聲音,更要透過我們的力量去陪伴他們,重建正常的生活。」
當我們看遍世界 別忘了家鄉的珍貴
在彭民雄的理念帶領下,TRAVELER 30 週年特別以台灣作為主題,邀請旅人回到最美的島嶼「台灣」,並推出了全新系列產品,運用台灣獨有的自然山脈、四季花卉、部落圖騰和懷舊鐵窗等四大元素,創作出多層次的魅力印花,展現台灣得天獨厚的在地之美。
其中包括台灣雲霧氣勢磅礡遼闊的山脈景色,是你走訪世界名山後,仍忘不了的氛圍;有台灣四季變幻的繽紛花卉,是你看遍各國花海後,仍會想起的那一抹芬芳;有台灣原生獨特的各類織錦工藝圖騰表現,是你踏上世界六大洲後,驀然回首發現自己家鄉就有如此美麗的文化;有台灣歷史記憶的復古窗花,是你收集完世界地標建築後,仍會與你的童年一起被喚醒的美好記憶。
TRAVELER 30 週年,邀請全世界勇敢的旅行者一同回到你我最熟悉的島嶼旅行,也許你會再次發現,旅行全然不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