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潘政琮成為32年來,第一位勇奪美巡賽冠軍的台灣人。接著,他還跟偶像老虎伍茲同台競技,並成為台灣入選總統盃的第一人。這位年僅27歲的好手,如何在世界高球舞台闖出一片天?
10月初,27歲的台灣高球好手潘政琮,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NIKE為他訂製了一雙銀白黑、上面寫滿他英文名字的球鞋。
能擁有這雙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鞋,全因今年4月,潘政琮奪下美國PGA巡迴賽「傳承高球賽」(2019 PGA Tour RBC)冠軍,也是32年來首位奪冠的台灣選手。
2018到2019賽季,他屢創佳績,不僅奪下傳承高球賽冠軍,完成與已逝父親的約定;還和偶像老虎伍茲在BMW錦標賽上(Tiger Woods)同台競技。同時,他也是台灣入選總統盃的第一人,有別於以往高球都是個人競賽為主,今年12月他將加入總統盃國際隊,和PGA頂尖好手成為隊友,打團體賽。
圖/高球好手潘政琮獲贈NIKE量身訂製一雙銀白黑、上面寫滿他英文名字的球鞋。取自潘政琮臉書
和偶像伍茲相見歡 緊張到失常
有趣的是,BMW錦標賽前,潘政琮預先準備了幾個話題,想和偶像伍茲搭話。正式上場時,卻因過度緊張,平常有十成十都能以兩推作結的推桿,反而花了三桿。
「平常這樣的情形,他三推一定會很生氣,但他回來後,就一直對我傻笑,說自己好傻喔。」太太林盈君透露,潘政琮還是和伍茲相見歡、聊聊彼此的母校,完成小粉絲的心願。
能收穫如此甜美的賽季,潘政琮靠的是努力不懈、超強抗壓性,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便認為,高爾夫是持續挑戰自我的運動,「這幾年,小潘憑著努力和毅力,克服困難,在世界高球舞台上發光發熱。」
圖/左起潘太太林盈君、老虎伍茲(Tiger Woods),潘政琮為右一。取自潘政琮臉書
致勝祕訣1〉努力努力再努力
潘政琮小時候,媽媽在球場當桿娣,爸爸潘榮和原本是高中珠算老師,因看好高爾夫的發展,辭掉工作,改當夜間保全,領著當時五歲的潘政琮和八歲的哥哥,一腳踏入高爾夫世界。
潘政琮提到,由於成長環境不充裕,想打球,只能看電視、雜誌學習,身旁沒有專業教練,「很多時候,想得到的東西都要靠自己努力獲得。」
像潘政琮168公分的身高,在一片高大的西方選手中,顯得矮小,開球時就有距離的差距。
但身材從來不會成為藉口,他只知道努力練習,想盡辦法彌補劣勢,「我無法突破矮小,就加強開球準確度、設定練球目標,掌握細節,找尋自己的優勢。」
圖/潘政琮雖然身高不高,但以努力練習來彌補劣勢,讓他至今獲獎無數。富邦金控提供
致勝祕訣2〉強化抗壓性
在眾多職業高球選手中,潘政琮以抗壓性見長。他分析,壓力常出現在選手害怕失去領先時,但在勝利、冠軍真正來臨前,一切都是虛幻,「等於把注意力放在還沒發生的事情上。只要專注在目前要做好的事情上,全心全意投入,就不會感到壓力。」
今年四月,傳承高球賽的最後關鍵五洞,潘政琮的體力、精神都到了極限,但他仍挺了過來,最終奪下冠軍,賽後不少人問他,當下壓力不大嗎?「其實沒有耶,我一直告訴自己,每次打好一桿,就離成功更靠近。」他說。
致勝祕訣3〉從沒想過要放棄
若了解潘政琮為了到美國圓夢、打PGA所承受的煎熬,都會訝異於他的執著與毅力。
2006年,15歲的潘政琮獲得亞運銀牌後,有了到美國念書的機會。由於家中經濟狀況不允許,只能讓潘政琮獨自前往,無法陪同的爸爸擔心兒子在美國學壞,一度非常反對,「但美國擁有完善的訓練制度,那是我離美國最近的一次,一定要把握機會,」他說。
隔年,潘政琮孤身踏上赴美之路。第一年在語言學校,他的英文能力是零,只會說「yes」「no」,一篇100字的英文作文,旁人10分鐘就能寫完,他枯坐書桌前兩小時,才勉強湊出100字,「那是我覺得自己這輩子最笨的時候。」潘政琮笑稱,但他沒想過放棄,反而從台灣買一堆英文教科書到美國K,一年後,英文能力大幅進步,最後並順利通過SAT和托福考試,拿到體育獎學金進入華盛頓大學就讀。
大學時,他住在離華盛頓大學車程30分鐘的地方。為趕早上六點的體能訓練,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搭五點多的公車到學校,要是沒趕上訓練,會被教練懲罰折返跑20次,「我大一有一次遲到被罰,和我一起受罰的同學跑到吐,超可怕。」
而中午只有30分鐘吃飯時間,下午結束課程後,又是練習,回家還要複習功課,常常半夜一點睡覺,然後又是四點半起床的輪迴。週末假日、春假、暑假,則是無止盡的比賽。
理應是揮灑青春的大學美好時光,就在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下倏忽即逝,但因為喜愛高爾夫,潘政琮從沒想過放棄,「那四年過很快,就是課業和運動。」他一派輕鬆。
圖/潘政琮希望能協助台灣有潛力的選手,做台灣與美國之間的橋樑,讓台灣選手也能走上國際舞台。富邦金控提供
球場上每一洞就像一個個待解決的難題
五歲就接觸高球至今,難道不會有撞牆、迷失,甚至厭煩的時候?
「我喜歡解決問題,」潘政琮提到,大學時,同學用苦瓜臉修會計學,他反而眉開眼笑,雖然成績未必好,卻愛極「解決問題」的感覺。
球場上的每一洞,也像一個個待解的難題,球位、風向、距離……,有太多因素會影響球賽,例如球在長草、短草還是沙坑內等不同環境,都會影響選手球桿的選擇。由於每洞情形不同,選手必須在30秒內,針對N個外在因素做判斷,然後揮桿,「所以每場球賽都像一道道需要解決的難題,雖然常常fail(失敗),但我享受挫折,受挫代表進步。高爾夫美妙的地方,就是永遠都能進步。」
林盈君也認為,潘政琮是個完美主義者,「一直追求完美,雖然永遠追不到,卻是進步的動力。」
潘政琮認為,若有選手覺得高球無聊了,「那蠻不可思議的,就是自己不想進步。除非他是世界第一,不然我覺得是他開始懶散了。」
儘管潘政琮已在美國待了12年,但他始終熱愛台灣,直言這次美巡賽的冠軍,是屬於台灣高球。平常只要返台,他會先回苗栗老家看媽媽;珍珠奶茶、鹹酥雞是他最思念的台灣小吃,ㄢ、ㄤ不分的國語,說明他仍舊是正港台灣人。
這位在世界舞台閃耀的選手,更不忘幫助其他更多台灣小選手。高球選手林銓泰在他居中協調下,明年也要拿運動獎學金到華盛頓大學求學,成為他的學弟。
目前,潘政琮和林盈君已為超過10名台灣高球選手牽線,前往美國打拚,像是分享經驗、介紹老師補習SAT、托福,和學校教練討論選手情形,「台灣一直有好選手,只是美國不知道,我希望做橋梁,提供一條龍服務。」他笑稱。
潘政琮的臉書上,有一張目標清單,今年賽季的半數清單已被打勾,包括「贏下一個美巡賽」「和伍茲同組打球」「取得總統盃資格」等。還空著的有「打到季後賽最後一場比賽」等目標待完成。
依照潘政琮接受挑戰、永不放棄的性格,相信很快的,那份清單會被一一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