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信心來自長期耕耘

成章瑜
user

成章瑜

2001-05-01

瀏覽數 15,300+

信心來自長期耕耘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1 / 5月號雜誌 第179期遠見雜誌

Q:你怎麼看待在這波景氣?

A:我想去年大家太樂觀,甚至瘋狂。我指的是全球資訊產業,從PC到手機到電話公司網路到Internet網路,前年和去年都認為可以無限成長,最具代表的就是思科(Cisco)。所以過去幾個月可說是「時代的終結」(The end of the era)。

Q:哪個時代?

A:應該是90年代,這10年。1999到2000年是最高峰。可說從91年就開始。在這個時代裡,科技資訊成長很快,股票市場也成長很快,尤其是股市在新經濟所扮演的角色遠大於在舊經濟所扮演的角色。

以美國而言,美國是領導者。10年前,美國只有4分之1以下家庭擁有股票;現在則有一半以上家庭持有股票。台灣是全民運動。

在這10年之中,有很多觀念及社會核心價值改變。我常舉的例子,惠普的創辦人Hewlett和Packard在1939年創辦惠普,一直到50年後,也就是1989,它們的財富才超過10億美金。

但在近10年,有很多年輕人,甚至大學都沒念完,在這幾年當中所創的個人的財富,甚至超過這2人幾倍以上。

股市在新經濟所扮演的角色遠大於在舊經濟所扮演的角色,因為股票市場牽涉太多人,也牽涉太多價值觀。

在股票市場有很多賺錢的辦法,如普通人,老實人買股票就行。或在現有大公司做事,他就要求股票選擇權(stock option),現在美國不止經理人,甚至所有員工,對股票選擇權要求都很多,股數也愈來愈大,這是第2層可以賺錢的方法。最後一層,就是可以創辦公司,讓公司上市,也就是新貴,這也是賺錢的主要途徑。

有了這些賺錢的機會,老實人可以投資,在公司做事的人可以要求股票選擇權,年輕或有一技之長的人,可以創辦公司,讓公司上市來發財。

這改變了很多東西,比如說長期耕耘。我相信也是中華文化的傳統價值,也就是美國的「Puritan ethics」(基督新教倫理,強調刻苦、節儉),和中國的儒家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長期耕耘、長期努力是他們核心價值的一部分,可是現在已經沒有了。比如說所謂互信是需要長期相處,可是像所謂一夕致富,所謂互信不互信已經不重要了。

所謂伙伴有長期含意,短期就不叫伙伴。就像結婚是長期伙伴,短期就像 「one night stand」(露水姻緣),也不是伙伴了。所以像伙伴、互信、長期耕耘,美國也好,中華文化也好,這些核心價值的一部分,已蕩然無存。

Q:新經濟速度更快,是否會更加速瓦解?

A:現在已經是時代的終結。

Q:現在所面對的現實是什麼?要如何面對?整個台灣的環境,整個大陸跟台灣的衝擊?

A:我的文章「知識經濟之迷思」,希望你們能看看。其實不要談新經濟,應該說知識經濟。這條路我們會有,但並非非走不可。

也不一定要很富有,也是有選擇的。我想現在講那個,是沒用的。大家都要有錢。因為這些都是有代價的。代價在過去10年、20年發生。雖然說現在這種極端的發展會慢下來,新經濟講究的是創新、冒險、進取。如此,有人會比下來,贏者圈和非贏者圈差距愈來愈大。

台灣有很多事情需要調整,第1,台灣的贏者圈相當小,一定要擴大,要有更多的人要有創新精神、創意、冒險進取等等。

教育、社會文化要鼓勵這種人。如此就要承認、接受被比下來的人。要有和諧的社會,使非贏者接受贏者,這不容易。在美國就可以,美國所產生的贏者,所謂一夕致富,就被接受,出門就不需保鑣。台灣能接受嗎?

2個禮拜前梭羅來台灣,他說為什麼美國新經濟能成功,因為每個公司總是戰戰兢兢,雖然在賺錢,每年都裁員。例如 IBM裁員好幾次,並不是只在虧本時才裁員,賺錢時也裁員。我們這裡,裁員是很嚴重的事,主要是社會安全網還沒建立。剛剛說為什麼美國接受贏者圈,因為美國是法治的社會,大家瞭解遊戲規則,照著遊戲規則發了財,大家能夠接受。

在美國賺錢,雖然說暴富,但你知道他怎麼賺的。例如小公司投資只有10%、20%,小公司股票上市,市值很高,這10%、20%便成暴富,大家都看得見,是公開的資訊。可是在台灣透明度不夠,台灣有錢人很多,你知道他們如何致富?透明度不夠,很難讓大眾信服。

Q:科技大廠裁員,令人相當緊張,不過今天所羅門美邦調高半導體的投資評等,建議谷底快到,這波不景氣是否很快會過去?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A:不是很快可以過去。更大的問題是,谷底以後會好多久?

Q:您是說U型底會拉長?

A:會好一點。我在2月初的法人說明會公布,大約3、4月,現在看起來是4、5月會好一點,只差1個月。6月會比4、5月好一點,第3季會比第2季好,但好不了多少。

Q:那要拉多久?

A:就要長期耕耘,長期努力。

Q:新經濟創造很多假性需求,你怎麼看這件事?

A:看你新經濟的定義。

Q:譬如對網路,手機的需求?

A:這些東西會繼續成長,但太泡沫化。存貨不是幾個禮拜可以消化掉。

Q:所以要到明年初?

A:也許吧,還有更為重要的問題。你可以看看Michael Dertouzos 的書叫《TheUnfinishedRevolution》,這是比經濟景不景氣更基本的問題。

Computer Revolution (電腦革命)搞了幾10年,從最早的大主機,到近10年、20年的PC,不是那麼有用。你們都用電腦,用什麼?你們看Michael Dertouzos的書,他一天收到200、300封e-mails,對他來說是個大累贅。30年前,我在美國就有Teletype,和國外可以馬上通訊。現在e-mail,便宜是唯一的好處。它沒有使訊息更快,反而使訊息更多。因為便宜嘛,張三、李四都可以e-mail 給我,隨便小事情,30年前都不可能講的,現在可以講,當然也可能是好事。

有些事我其實是要聽的,有的是沒有那麼好。我雖然沒有一天收到200、300封e-mails,幾10封也是有的,需要秘書過濾。你說可以找資訊,這是的確有用,但有負面。

資訊品質比以前低,information不等於knowledge;knowledge不等於insight;insight相當於wisdom;info絕不等於wisdom;knowledge可說和intelligence相當;但info絕不等於knowledge、intelligence。

Q:可否談談為何如此看重價值觀?

A:社會價值觀被侵蝕,我覺得是很大的問題。

Q:不景氣人心惶惶,公司有何作法?

A:更要加把勁,我們是長期耕耘。景氣對長期耕耘沒有太大影響。環境改變,我們當然也會改變,長期耕耘,也不是一直走同一條路,優先次序當然會變。但長期耕耘還是長期耕耘,努力還是努力。

Q:信心也來自長期耕耘?

A:信心來自長期耕耘,信心來自你從事行業長期發展的信心。信心來自堂堂正正,不是走捷徑,也許比較慢,或難一點,但是還是會達到目的。

Q: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價值觀被侵蝕?

A:媒體應扮演好角色。現在因為科技發展,變化很快,使後進趕上先進。你看台灣的經濟奇蹟,幾10年就發生了。假設這在19世紀是不可能發生,科技使得經濟強弱的變化相當快。在變動很快時,假如沒有堅定的價值觀,社會就會變得很亂。(張德齡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