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科技島,工業發展不斷革新,人才的競爭力也要與時俱進。強調學用合一,課程學習以實務實習為核心的明志科大工程學院,讓學生擁有21世紀最具影響的科技實力,成為各產業的搶手人才。
「因應半導體科技、精密機械、電動車輛、節能科技等領域的發展需求,工程學院以實務實習為核心、用職能導向規劃了200多張學習地圖。」明志科大工程學院院長梁晶煒表示,除了實習前以微型課程強化學生實作訓練外,實習後也鼓勵學生淬礪實務學習成果,在大四舉辦「實務學習專長認證」,包括:實務實習、專題競賽、對外參賽獲獎、研究成果等,學生可利用任何一成果參加認證考核。從系上初賽、到產業與校級的決賽認證,學生力拼知識與技能精進、贏得產業認可,更有機會前往日本觀摩學習,增進國際視野與競爭力。
工程學院在董事會、教育部與科技部資源挹注下,成立了「有機電子研究中心」、「可靠度工程研究中心」、「智慧醫療研究中心」等三個校級研究中心,以及「工業人工智慧研發團隊」,加強與台塑集團或在地產業間的產學研發工作,梁院長表示,這些研發團隊的創新研發,不僅讓研究生實際參與產業最新趨勢,更有以專長創業成功的個案,見證明志師生的研發能量與堅強的實戰力。
(圖說:台灣iAuo 隊參加杜拜全球自駕運輸挑戰賽。)
先進的創新研發,引領趨勢與應用商機
像是與長庚醫療體系合作的「醫博科技」,以智能化人因照護系統發展為核心技術,解決久臥患者褥瘡問題,即是工程學院師生創業研發成果。而電子系所及研究中心的魚眼影像技術,更是獨步全球。魚眼鏡頭,源起於明志十多年前就運用AI研發的魚眼演算技術,近年來與顥天光電、Intel、長庚醫院等知名企業合作,將應用在膠囊式醫用內視鏡、車用環景鏡頭與量測應用等設備;領先全台的OLED研究,則透過技轉應用在可撓式手機面板,這些研究成果都具有龐大的市場應用商機。
(圖說:魚眼影像技術參展。)
此外,「心血管趨勢健康儀」是電機系所與輔導的創新育成的企業昌泰科醫共同合作研發的成果,2分鐘即可測得心血管資訊,並以APP、雲端AI分析長期記錄使用者的生理資料,給予最適切評估。而機械系所的重點研究如自駕車、無人搬運車,前者以iAuto團隊技術研發能量,結合明志、台大和台塑貨運的軟硬體實力,將台灣最先進的AI自駕車及車聯網技術推展至國際舞台;而無人搬運車的貨車功能,難度不亞於自駕汽車,未來可望在台塑麥寮廠區的封閉路線精準執行任務。
(圖說:心血管趨勢健康儀。)
明志科大與台塑企業攜手創立的人工智慧與資料科學研究中心(AI&DS中心),也結合工程學院堅強的AI技術,共同解決產業問題。加上新通過的智慧醫療博士班(109學年度招生),未來更規畫開設 AI國際碩士學位學程等,梁院長強調,工程學院以堅強的師資與研發能量,廣納優秀的人才,持續為AI產業注入升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