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社會裡,人人有表達意見的自由,政府官員宣揚政策、民意代表鞭策政府或討好選民、傳播媒體作主觀或忠實報導……,在這些眾說紛紜的言論下,大眾如阿選擇地們認為最可信的聲音?他們究竟是相信權威,還是看上「明星」?
遠見雜誌針對全國十一所大學,發出一千份調查「對意見領袖及媒體的信任度」的問卷,收回五百七十二份。回收問卷中,民意代表及政府官員中,以趙少康、趙耀東受到最高的信任,他們的被選率皆大大領先,在開放式問卷中,這是難得的紀錄,學者以柴松林教授排第一;電視記者則以李艷秋票數最高,廣播記者則以中廣閻大衛為首。若以媒體排名,台視新聞領先兩台;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在報業中幾乎平分秋色。
在對報紙記者及廣播記者兩項問題中,則各有高達八成的人沒有作答。沒有作答的人中,有人指出:「所有的記者都不值得信任,」也有人說:「少看報,不管收聽廣播,所以不熟悉記者名字。」
趙少康居首
這個調查的九個問題,均採「開放式問答」,因此答案很多,除少數人得票頗高外,其他得票率偏低並彼此接近。
在「最相信那一位民意代表的言論」一題中,在台北選區立委選舉中以最高票當選的趙少康,得到半數以上的信任票,比在立法院新聞知名度極高的朱高正,仍多出四十六個百分點,大學生共提出二十三位民意代表值得他們信任,包括十五位立委,六位台北市議員,二位國大代表,其中只有費希平是資深國會議員,他獲得一票。
在五百七十二位回答問卷的大學生中,共提出一百一十位專家學者的言論最值得信任。其中曝光率甚高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第一任董事長柴松林得到七十八人的信任,佔二成。由於大學生各自填寫信任的學者專家名字很多,造成數字分散,許多知名學者僅得一、二票。
在政府官員中,經建會主委趙耀東,最能得到大學生的信任,選他的人超過半數。排名第二的林洋港與第三的宋楚瑜僅差一票。前行政院長孫運璿資政與駐美代表錢復同列第四。在調查中,被提及信任的官員共三十四人。
環保記者排第一
在五百七十二份有效回卷中,只有九十七份選出他們信任的報紙記者,有八三%沒有作答。而最信任的記者,前三名依序為環保記者楊憲宏、政治記者高惠宇及戎撫天,他們都是聯合報記者。高惠宇升任採訪主任,已少寫新聞與評論,仍名列第二。隨後的中國時報記者李廣淮是資深體育記者,文章已甚少見報。江素惠是中時駐香港特派員。曾經到大陸採訪的自立晚報記者並未因知名度提高,而得到大學生的認同。
華視最熱門的記者李艷秋,是大學生最信任的電視記者;主持「台視新聞與世界報導」的李四端得第二,中視新聞播報員及「九十分鐘」主持人熊旅揚排名第三。
廣播電台記者,對許多大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有八三.二%未作答(與報紙記者題相同)。不少大學生甚至把一般節目主持人誤認為廣播記者,中廣的閻大衛因主持全國聯播節目,而名列榜首,其他的入選名單幾乎全屬中廣。
兩大報互別苗頭
台灣地區三十一家報紙中,有十五家被提及,其中「民進報」不是日報,星島日報是香港出版的。兩大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名列一、二名,因為調查有一定誤差率,故兩大報的實際排名不易顯出上下。中央日報介乎獨立的自立晚報及銷售排第三的民生報之間。
大學生很可能對電視台最熟悉,九個問題中,關於電視的回答最齊全。台視新聞的被信任度以絕大差距領先其餘兩台,中視與華視幾乎相等。台視的五八%比兩台總合二四%,還多出三十四個百分點。
中國廣播公司是所有廣播電台中最獲得大學生信任的。中廣比第二的警廣多了三0個百分點;美語電台ICRT僅差警廣一票。回收問卷中共提了九個廣播電台,將近九七%學生的選擇集中在有調頻(FM)的電台;僅以調幅(AM)廣播的電台,幾乎不設記者,也鮮少被提及。
(彭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