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存股」成為顯學,但多數投資人大多只知道存普通股,壽險、退休基金等法人資金卻早已默默布局「特別股」,只要新的特別股一釋出,就搶著掃貨。
特別股,號稱比普通股更穩賺、比定存更好賺、比債券更快賺的「三賺股」,到底是什麼樣的金融商品?
擁有20多年國際金融資歷的理財達人MissQ,從2001年開始投資特別股,猛然發現特別股高利、低風險的特質。近年吹起金融特別股風潮,她幾乎每檔都持有過,還將心得彙整出書,成為粉絲心中的「特別股女王」。
在投資界頗有名氣的MissQ解釋,多數投資人操作的股票是普通股,例如國泰金(2882)是普通股。但國泰金甲種特別股(2882A)、國泰金乙種特別股(2882B)則屬特別股。
特別股之所以特別,是因為擁有跟普通股不同的權益。「一句話形容,它具有『利息比債券高、風險比普通股低』的優勢,定存族、小資族與退休族可考慮!」MissQ指出,台灣共15檔特別股,金融特別股占了11個。
特別股通常有四個特性。首先,可以優先配發股利,餘下的才配發給普通股。特別股的清償債權順位,也在普通股之前,較有保障。
第二,股利率是約定好的。以金融特別股來說,股利率介於3.2~4.8%間,是台幣一年期定存的三倍以上。以今年5月6日發行的特別股「中信金丙特」為例,發行價為60元、前七年約定股利率3.2%,全年股利就是60×3.2%,1.92元。
第三,在一定年限後,採浮動股利率,有機會享有較高股利。第四,股價比普通股穩定。
發行條件暗藏投資風險
但投資特別股,但書也特別多。MissQ提醒,投資前務必研讀公開說明書,必須留心「可參加/不可參加」「可累積/非累積」「可收回/不可收回」「可轉換/不可轉換」等發行條件。
例如「中信金丙特」就屬於「非參加/非累積/可收回/不可轉換」。意思是:不能參加剩餘盈餘分配,且公司如果不足額配發股利,將無法累積,未來年度無須補發前期不足額股利。而在發行所約定的7年後,公司有買回特別股的權利,且無法轉換為普通股。
MissQ提醒,雖然特別股享有優先派發權益及約定股利率,但不能保證公司每年派發足額股利,仍得看該年度獲利狀況。金融特別股還有金控公司的資本適足率法定最低要求,一旦低於,就不能派發特別股股息。
此外,特別股因有約定年限,一旦發行公司有收回權,可以約定價格(通常是發行價),買回部分或全部股票,那就會影響殖利率,因此投資者最好先試算各情境下的報酬。
用兩手策略穩定領配息
MissQ表示,若擔心收回風險,可在約定期限到的前一年,評估是否賣掉,賺價差。另外,有些產業特別股,例如中鋼特,有轉換成普通股的權利,可在行情好時,進行轉換。
「特別股賺股利、普通股賺價差!」是MissQ多年來的兩手策略。她建議需穩定配息的族群,可考慮以特別股分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