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屏科大吸引台科大求婚 農業科研成最大賣點

傑出科大2〉技職大學第五名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9-07-01

瀏覽數 28,150+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

本文出自 2019 / 7月號雜誌 供應鏈下南洋

6月19日,台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率領兩名副校長和主任祕書,風塵僕僕地前往366公里遠的屏東科技大學。

兩校團隊晤談不久後,旋即召開記者會。當廖慶榮與屏科大校長戴昌賢在鎂光燈前握手那一剎那,正式展開台灣高教史上「最遠距的合併」。

「屏科大一直在尋找門當戶對,但又與我們異質性高的學校,希望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戴昌賢表示。如今看來,的確是最佳婚配。台科大有理工科強項,屏科大則是農業強項,兩校只有六個系重疊,能夠互補,合併後資源和校地都可分享。

論排名、社會聲望及學術成就,台科大一直是台灣排名第一的技職院校,看似屏科嫁入豪門。但其實屏科也一直居技職前段班,今年排《遠見》調查的技職第五。

致力培養農產業管理人才

屏科大專注培育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例如養豬除了豬場外,後面的設備、管理、飼料進出口,產值更大;水果不只是鮮果,加工品、健康食品和周邊產業產值更大。根據統計,台灣初級農業產值只占GDP的3%,但擴大到二級,產值達9%,擴大到三級達18%。

屏科大一直展現強大農業科技研發能量,從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會選擇設在屏科大附近,即可見端倪,如今100多家公司進駐,幾乎都跟屏科大合作,也有不少是屏科大學生所開的公司。

海外台商養殖、種稻也紛紛看上屏科大,登門洽談合作。戴昌賢說,「要比國際化,屏科大才是最國際化的!」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他表示,屏科大早年就以農耕隊聞名世界,20多年前成立全台第一個全英語授課熱帶農業國際專班,吸引東南亞、中美洲、非洲、甚至歐洲學員就讀,不少學生回母國後成為重要官員,目前全校海外學生800多人,來自41國。

屏科大主任祕書葉桂君表示,屏科大也整合校內農、工、管理、人文、國際、獸醫六學院,成立多個跨領域研發團隊。

例如走進工學院的車輛工程系,學生與老師正在研發智慧農用載具,專為崎嶇難行的農地設計,可自動行進於田間,裝置感測器後,能辨別田間雜草、蒐集土壤環境資料。

戴昌賢有感而發,許多年輕人不願返回農村,主因是務農太辛苦,如果可以研發出更好的科技工具,讓務農更智慧,產值更高,年輕人會更願意回鄉,商機是無可限量的。

又如屏科大花近10年,研究出以多曬田、多中耕、多有機質、少苗、少藥、少水、少化肥等「3多4少」的友善農法,種出高度節水(省55%)、可受風災考驗的優良稻米。後來又以同樣農法,加上益生菌栽培,和台東關山鎮農民合作,成功種植出優良稻米。

深耕農業科技與管理,屏科大在「社會影響力」項目,從四年前全台第32名,今年進階到21名,其中「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補助件數」更是全台第二,走出自己的特色。

>>2019台灣最佳大學完整排名看這裡!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