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井底踏步?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2001-03-01

瀏覽數 15,650+

井底踏步?
 

本文出自 2001 / 3月號雜誌 第177期遠見雜誌

二月的北加州,艷陽高照,把台北的陰溼鬱悶狠狠甩掉。車行穿梭於舊金山往聖荷西高速公路上,車內坐著三類華人:來自台灣的、大陸的和美國的。他們談的是共同熟悉的話題:華人的政治經濟問題。

大陸來的留美華人不懂「台灣政治人物『搞獨立』有什麼好處?」;台灣的訪客關心「高科技人才兩岸的差距有多少?」;旅美華人企業家擔心「不久的將來,台灣來的人既不是在美國的白人主流,也不是在美國的華人主流。」

手上正好有一份當天的美國報紙《USA TODAY》,刊著一則統計圖表。二○○○學年度,留美的外國學生總數比前一年增加五%,是五十一萬四千多人,大陸居榜首,有五萬四千多名留學生;日本、印度、南韓分列於後,都在四萬人以上;台灣留學生是第五,有兩萬九千餘人。

這則消息透露出一些訊息,正是台灣來的人所憂慮的:台灣高科技人才會不會後繼無人?大陸高科技人才會不會回流中國,成為台灣的強勁對手?

在矽谷,有機會見到幾位高科技和創投人士,從他們口中,不難找出點點蛛絲端倪。

——一位台灣著名科技公司駐美財務長說,台灣近年高科技發展,是靠過去十年、二十年的留美華人,如果這個「輸氧管」慢慢枯乾,對台灣經濟絕對會有影響。

這十年來,台灣與大陸留美學生確有消長。以美西一個小城的大學做比較,十年前台灣留學生有兩百人,現在是十幾個人,大陸留學生則有三、四百人。

十年後,台灣留美華人的最大挑戰可能是在華人社會中「邊緣化」了,就像香港一樣。

——一位矽谷客座教授指出,台灣半導體和電腦硬體的成功發展,也可能是將來失敗的因素。不少學軟體的工科大學生畢業後不出國了,加入科學園區那些成功的半導體公司,因為高薪與紅利誘人。這對個人絕對不是件好事,對將來整體台灣高科技人才培養也是短視。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一位在矽谷創立VC(創投公司)的大陸留美女博士分析,一九八七年後,大批中國學生開始留美,他們經過念書、工作、拿綠卡的階段,現在已步入「創業」的好時機;人才、資金都不是問題。她也說,「我們目前看到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很多大陸人才回流,尤其是網路公司和軟體人才,另外創投和證券管理人才也開始回流。」

——另一位來自大陸的光電留學生,創立了光纖公司。他說,光纖是繼電腦、網路後的下一波,但是光電人才大陸最多。他們公司是直接引進中國大陸人才赴美,他說,「美國的VC看光纖公司,如果不是中國人創業,他們還要猶疑一下。」長期來看,中國的各方面條件愈趨近美國後,高科技人才肯定會回流。

聽到這些訊息,台北的陰霾又上心頭;當外面的世界變化如此快速時,我們還能在井底踏步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