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改變自己?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曾經說過以下3個方法:改變時間的分配、改變居住的地方、改變交往的對象。
而他也談到,最白費工夫的則是「重新下定決心」。我也不建議大家只依靠幹勁和意識做事。
比方說,應屆畢業生4月進入公司時的心情,跟第3年年底時的心情,終究會有所變化。要是內心太過依靠起伏不定的幹勁,人會認為「明天再努力就好」而結束工作,絲毫沒有進步。
口頭說的努力也靠不住。關鍵在於知道「啟動自己開關」的方法。
比方說,早上幾點起床、喝咖啡,有些人會穿西裝,這些行動本身就是在啟動開關——讓我們清楚知道什麼時候該打起精神,而不是含糊帶過。
我的做法是每天觀察數值。光是看累計的數字就會啟動開關,「下個月的業績只有這樣還不夠……」像這樣一直看著數字,也會啟動我的危機感開關。發現癥結以後馬上付諸行動。就算沒有幹勁,也要妥善營造情境,拿出成果。
順帶一提,我小時候,家裡廁所的牆壁上貼著日本地圖,久而久之就記住縣市位置。同理,我把數字資料放在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除了把這些資料貼在辦公室,也會將同樣的東西放在手機桌布,養成每天觀看的習慣。
與其坐在桌前背地圖不如進廁所,隨便看看就會牢記不忘。手機也會一天看幾十次,不會忘記數字,所以會一直思考這樣做到底好不好。
這樣一來,即使不硬撐,思考和行動方式也會自然朝實現的方向靠近。
精神力與忍耐力精神力,即執行他人指派事項的能力;忍耐力,是執行自己既定待辦事項的能力——想想看,自己擅長的是哪一種。
本文節錄自:《一年就被挖角的工作技術》一書,福山敦士著,李友君譯,大是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