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翁明顯帶領中環第三度轉型

陳昺豪
user

陳昺豪

2001-02-01

瀏覽數 26,850+

翁明顯帶領中環第三度轉型
 

本文出自 2001 / 2月號雜誌 第176期遠見雜誌

在二○○○年美國拉斯維加斯Comdex Fall(秋季電腦展)的展覽會場正中央,一座藍、白兩色,上面寫著CMC(中環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攤位中,展示了一款集合十一項功能於一身的IA(資訊家電)產品,確實吸引了不少目光,人氣相較於鄰近的Pioneer(先鋒)、Hitachi(日立)可以說毫不遜色 。在Comdex Fall官方網站的介紹中,CMC是一家消費性IA產品的供應商,然而可能很少人知道,CMC正是國內CD-R(可寫錄一次式光碟)的龍頭廠商——中環。

以生產錄音帶、錄影帶起家的中環,二○○○年的營收為新台幣一百四十七億元,較九九年小幅成長八.六六%。

根據工研院經資中心統計,二○○○年我國CD-R出貨量為三十五億八千七百萬片,占全球CD-R市場的八六‧三%。其中光是兩大CD-R龍頭廠商錸德與中環,便掌握全球超過一半的產量。

一九九九年可說是CD-R廠商的黃金時期,然而這種榮景卻未能延續到二○○○年,雖然光碟片的需求量仍呈現五○%的高成長,然而供過於求的市場結構卻使毛利由原先的五○%迅速跌破兩成大關。

以中環為例,每股稅後盈餘便由九九年的七‧八元大幅滑落為去年的二‧九三元。在獲利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光碟廠商紛紛亟思轉型,而檯面下的聯盟計畫也正積極進行,避免產業的惡性競爭。

幾乎就在景氣反轉的同時,九九年底,中環的兩個大動作迅速捕捉了眾人的目光。一是宣布將朝向網路事業發展,同時推出了全球體積最小的MP3 隨身聽,清楚預告中環將全力投入IA、關鍵性零組件與網路事業發展。

中環展現積極轉型IA的企圖心,由租下此次Comdex Fall展覽會場正中央的大型攤位便可以看出。「相較於其他台灣廠商,中環的規模和聲勢都是最大的,」中興證券研究部經理趙世賢表示。中環在會場展示自行研發,結合PDA(個人數位助理)、數位相機、MP3等功能的Cyber boy,與鄰近的Palm、Handspring一較高下的用意十分明顯,「 大家都在問,Who is CMC ? Who is the boss of CMC ?」中環董事長翁明顯驕傲地說。

「他看到這個產品就眼睛一亮,」中環新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蕭在莒形容翁明顯對於該產品的喜愛。這部全球第一台集合多功能的單晶片PDA產品,不但在會場打響了中環的名號,一舉接獲五千萬美元的OEM(原廠委託製造加工)訂單,也令人好奇,中環如何以儲存媒體龍頭之姿,研發出領先其他各國IA廠商的產品。

善用旗下轉投資公司的研發資源,是中環得以一鳴驚人的秘訣。「我們的研發團隊全世界到處都有,美國、德國、日本、香港、台灣都有,」翁明顯表示。

藉由轉投資,中環取得了相當靈敏的市場嗅覺與技術支援,同時減低了中環跨足其他產業時的障礙。

發展IA成為主力產品

由於消費性IA產品,注重的是進入市場的時間(time to market),中環此次在Comdex Fall的初試啼聲,的確為其贏得了不少商機。「時間上搶先,是中環的優勢,」趙世賢表示。不過趙世賢也提醒,中環必須加強產品的整合與行銷能力,才能在日本、韓國廠商開發出同樣產品後,仍保有競爭優勢。

看好未來IA與通訊產業的發展,三年前中環便藉由轉投資跨入IA產品的研發,二○○○年一口氣開發出十九項IA產品,二○○一年預計將有二十五項新產品問世。蕭在莒表示,CIA (Communication IA,通訊資訊家電)產品今年將占中環營業額的三○%,二○○二年更將超過營業額的一半。「中環現在全面轉型到CIA產品,就是communication plus IA,」翁明顯表示。

原先任職於工研院光電所,三年前被翁明顯延攬擔任新產品開發的蕭在莒認為,中環發展CIA的目的除了產品本身的市場潛力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IA結合通訊後所形成的廣大平台。「以後賣的一定是service(服務),對中環而言就是content(內容),」蕭在莒說。

誠惶誠恐面對挑戰

坐在台北中環總部頂樓的圓形會客室中,翁明顯談起過去中環的兩次轉型。成立二十三年,第一次由錄音、錄影帶跨入磁碟片生產,一九九六年轉型製造CD-R。兩次轉型,都讓中環輕易地登上世界第一的位置。

翁明顯認為,過去兩次中環雖然進入產業的時間較晚,但藉由和國際大廠如Mitsubishi(三菱)、Pioneer的技術合作與代工,順利取得世界第一。這次轉型進入IA,在時間上領先其他廠商,「這次轉型對我最大的挑戰,就是已經沒有老師了,如果成功了,也是最大的成就感,我們可以說是誠惶誠恐,」翁明顯說。

當初取名中環便是期待「中國產品環遊世界,」現在翁明顯希望中環能夠以CIA產品領導世界潮流,「讓大家看到忽然間台灣有個旭日東升了,」他說。

一九九九年底的法人說明會中,翁明顯向在場人士報告轉投資網路的獲利情形,同時宣告中環將自然轉型至網路領域。事實上,曾立志要成為台灣軟體銀行的中環,在一九九六年便開始以轉投資方式積極投入網路,投資數量最多還曾一度達到一百五十家。在當時網路股尚未飆漲前,中環以極低的價格購入股權,轉手後獲利驚人。以九九年底售出的Amazon.com股票為例,中環在九七年買入的價格為○‧二美元,處分時為二十八美元,為中環進帳新台幣三億元,兩年間獲利超過百倍,另一家e-Toys的投資報酬率,最高時曾一度達到四百倍。而獲利最豐碩的China.com股票,也為中環在九九年挹注三十億元的獲利,「現在證明他真的看得很遠,」中環公共關係副總經理翁雅貞說。

二○○○年第二季網路股價大幅向下修正後,外界質疑中環對於網路的轉投資,是否也隨著網路的泡沫化而大幅縮水?中環執行副總裁楊雅琇澄清,由於當初取得價格十分低廉,加上大部分網路股已在九九年底獲利了結,因此即使仍有部分持股,投入的本錢早已呈倍數回收,「只是賺得比較少一點,」楊雅琇說。

向來抱持「樂觀主義」的翁明顯,至今仍對網路的潛力相當有信心。中環在去年內陸續成立六個網站,企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達康家族」。「網路是最low cost(低成本)、最快的資訊流,同時也是content(內容)的物流,」翁明顯說。

自己從不上網,卻能夠對網路特性侃侃而談的翁明顯認為,網路不能夠無限制的燒錢,必須和實體結合。以今年四月開站、女性為主要訴求對象的e美人網為例,便是透過網路銷售化妝、保養品,消費者購買後經由統一超商通路取貨,十一月份的銷售金額為一千五百萬元,「現在透過7-ELEVEn取貨的十五個網路公司,我們的營業額是No.1,」兼該網站業務的翁雅貞強調。網站所販賣的產品正是由中環轉投資的生化公司所生產。

關鍵零組件的發展潛力也相當被翁明顯看好。相較於過去「少量多投」的投資哲學,中環近來大動作與日商富士通合資成立的富晶通便相當受人注目。富晶通初期資本額為新台幣五億元,以生產觸控面版為主,中環持股四二%,富士通出資四三%,其餘由技術團隊持有。「touch panel(觸控面板)以後是很大的市場,幾乎所有IA產品都會用到,」蕭在莒說。

除了觸控面板外,中環同時在光纖元件、寬頻網路以及無線通訊的關鍵性零組件部分,以合資方式與美國廠商合作,例如無線通訊廠商e-Anywhere、光纖海纜大廠Tycom等,使中環取得技術及市場先機。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少量多投」的投資哲學

如果將轉投資視為中環企業版圖的重心之一,其實並不為過。九九年中環稅前純益為新台幣八十一億四千萬元,其中投資收益為三十二億八千萬元,占純益的四○%。截至二○○○年第三季為止,稅前純益為四十九億兩千萬元,投資收益為三十一億六千萬元,比率為六四%。

經常參與中環投資決策的蕭在莒觀察,中環「少量多投」的投資哲學,一方面能夠分散風險,同時也不必介入公司原本的經營,和翁明顯向來抱持的「雁子哲學」若符合節。

細數中環的投資領域,可以用目不暇給來形容,總數高達三百家的轉投資公司,涵蓋網路、通訊、娛樂、光電、IC設計與生化。二○○一年初,中環出資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雷霆戰警」上映,男主角是當紅港星郭富城,女主角為日本女星藤原紀香。

具有圍棋六段功力的翁明顯,習慣以圍棋靈活的思考方式規劃企業版圖,出手常常是為了日後的布局。當外界認為中環的轉投資為「不務正業」的同時,事實上翁明顯正以鴨子划水般的方式,串聯起整個中環企業版圖。以中環的影音娛樂事業為例,旗下得利、中藝影視代理八大片商影片,亞藝為自營的影片租賃通路,結合中環本業的CD-R生產,便產生水平整合的功效。而豐富的影音資料庫,使中環在未來寬頻網路與互動電視(VOD,Video On Demand)業務,取得相當好的利基。

現階段中環大力發展的IA、光纖與寬頻、無線通訊關鍵零組件與網路等,也將在未來的資訊平台上產生垂直整合的乘數作用,「整個串起來是很大的版圖,」楊雅琇說。這些附加價值顯然早已在翁明顯為中環所規劃的棋譜之中。

工作一定要有fun

向來對自己投資眼光相當有自信的翁明顯,期待未來中環能夠成為台灣的Warren Buffet(華倫.巴菲特),逐漸朝控股公司的方向發展。目前中環內部投資團隊每年評估的投資案,便高達上千件,而藉由控股公司轉投資的形式,也正是一心想將中環帶往全球化道路的翁明顯,所選擇的最快捷徑。「中環早晚會變成很好的控股公司,不只是做CD-R的公司,」翁明顯自信地表示。

強調工作一定要有「fun」(樂趣)的翁明顯,向來對新技術,甚至是完全不懂的新領域保持強烈的好奇心,中環未來朝控股公司的方向發展,也和翁明顯本身的性格較為類似。

翁明顯很能夠將樂趣帶到每日的工作之中。談起中環的發展歷史,翁明顯會以古龍武俠小說《絕代雙驕》中的小魚兒,形容中環受到Mitsubishi等大廠的灌注武功而成為世界第一。說到研發團隊,又以《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條好漢,比喻這些散布於世界的人才,各有其不同的專精領域。

中環無論在產品或辦公室的設計上,都可以看出翁明顯對於「fun」的重視。踏進台北中環大樓的電梯,便可以聽見悅耳的古典樂,愛好藝術的翁明顯還在會客廳中掛滿了歐洲宮廷風格的油畫,他自己則是喜歡坐在印象派大師莫內的作品之前。在林口華亞園區,美輪美奐的中環二廠裡,大廳中的椰子樹與希臘女神雕像,讓人幾乎感覺不到這是座月產能上億片的CD-R工廠。廠房七樓挑高的中環美術館,則是陳設自世界各地蘇富比拍賣會場所帶回的藝術品,而翁明顯鍾愛的卡蜜兒雕塑,就放在美術館的入口處。

中環在成立二十三年間,歷經了三次轉型,前兩次都能夠順利突破瓶頸,將中環推向世界第一。世紀末開始的中環第三次轉型,是否能夠再次帶領中環登上另一個高峰,相信是形容自己「誠惶誠恐、全力以赴」的翁明顯最大的挑戰。

沒有永遠熱門的產品CD-R大廠紛紛轉型

以生產錄音帶、錄影帶起家的CD-R龍頭廠商中環,成立二十三年來歷經三度轉型。

這一次,具有圍棋六段功力的中環董事長翁明顯,選擇了CIA作為中環跨入新世紀的第一步棋。

「事業沒有三年的好光景,」中環董事長翁明顯的一句話,聽在所有CD-R廠商耳中,想必感觸特別深。

若要說CD-R是一九九九年最風光的產業其實並不為過,全球二十五億片的需求量,加上四○%以上的高毛利,為CD-R廠商創造了空前榮景。以國內前三大CD-R廠商為例,龍頭廠商錸德與中環的稅前淨利,各較前一年度成長二七一%、二五一%。而第三大廠精碟表現更為突出,九九年稅前淨利為十億七千萬元,成長幅度為前一年度的五九○%。

然而CD-R廠商的冬天隨著季節而來臨,九九年底開始,CD-R的單價由每片兩美元快速滑落到現在的○‧三美元,CD-R廠商除錸德外紛紛調降財測,中環、精碟二○○○年稅前盈餘修正為原來的四五%,而國碩調降幅度更高達七四%,使光碟廠商陷入轉型或者退出市場的抉擇。

二○○○年以來,已經陸續有八、九家二線CD-R廠商退出市場,而有資金以及能力的一線大廠,幾乎都選擇了積極的轉型。除了中環朝向IA、關鍵性零組件與網路等多方轉型外,精碟與錸德,也各自有其轉型目標,初步成果目前也已經可以看見。精碟選擇切入光纖被動元件中的DWDM(高密度分波多工器)中的薄膜濾片(thin film filter)生產,做為轉型的試金石。

「沒有永遠熱門的產品,」精碟科技副總許良榮說。許良榮認為,由於消費者對於CD-R的品牌忠誠度不高,因此只要其他廠商價格較低,就能占有一定的市場。因此精碟在二○○○年開始跨足生產同樣利用鍍膜原理,但技術困難度較高、毛利可達六○%的DWDM薄膜濾鏡。精碟目前是台灣唯一正式量產DWDM薄膜濾片的廠商,該產品預計二○○一年將可為精碟貢獻二十億元營收。

CD-R出貨量第一的錸德,則是鎖定光電產業積極布局,除了在二○○○年下半年起,以轉投資與成立新公司方式,大動作投入光纖通訊主、被動元件生產,同時與英特爾、優派合資成立錸寶,發展下一代的明星產品OEL(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

轉機常伴著危機而來。日盛證券研究員李長恩表示,二○○一年全球CD-R需求量仍有小幅成長;寶來投顧研究部副理陳鵬也認為,在未來小廠陸續退出市場後,供需結構趨於平衡,價格也將逐漸回穩。只是在高毛利時代過去後,CD-R廠商為了企業存續只好積極轉型,為公司儲存下一個春天來臨之前的糧食。(陳昺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